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敘利亞國內外危機加深 西方或暗中支援反對派

時間:2011-11-02 08:55  來源:廣州日報

  3月29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支援者在首都大馬士革參加集會時揮舞旗幟。(資料圖片)

  6月13日,在敘利亞靠近土耳其的邊境城市伊德利卜,一名敘利亞婦女在一個臨時難民營裏等待前往土耳其避難。(資料圖片)

  敘利亞局勢複雜 或成西方“燙手山芋”

  專家指西方暫時難介入 或暗中支援反對派

  利比亞大局已定,各方焦點開始轉向敘利亞。近日,不但歐美對敘利亞軍事介入叫囂頻頻,美國與敘利亞還相繼召回本國大使。美敘之間外交對抗突然升級,令國際社會紛紛猜測卡扎菲死後,騰出手來的美歐會否“乘勝追擊”軍事干預敘利亞?敘利亞會否成為下一個“利比亞”?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10月30日警告,外國勢力插手敘利亞國內事務將引發中東“地震”。

  此言不假。這個被稱為中東“穩定之島”、自古就是“阿拉伯國家心臟”的國家,其複雜的地緣政治,使其猶如一個“火藥桶”。不過,儘管西方國家不輕易放手干預敘利亞內政,但為了在國庫虧空之際避免立即陷入新的戰爭泥潭,對敘利亞動武不得不有所顧忌。那麼,敘利亞將何去何從?

  外患 卡扎菲死後 西方騰出手

  自6月底以來,西方國家加大了對巴沙爾總統的施壓力度。8月18日,奧巴馬下令對敘利亞實施新一輪“前所未有”的制裁,並敦促巴沙爾下臺。與此同時,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阿什頓亦呼籲巴沙爾下臺,稱歐洲準備擴大對敘利亞的制裁。

  危機驟然升溫

  10月末,在卡扎菲的死後不久,敘利亞的危機驟然升溫。10月23日,在世界經濟論壇阿拉伯特別會議上,美國的國會參議員麥凱恩就直截了當地説:“利比亞的軍事行動現在已接近尾聲,我們的關注焦點應該轉向敘利亞,考慮以切實的軍事行動來保護敘利亞平民的生命。”

  同一天,法國外長朱佩在歐盟峰會上表示:“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已經結束,敘利亞將是下一個。一旦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相關決議,法國及其盟友將立即採取軍事行動。”

  與此同時,美國已經付諸外交行動。10月24日,美國與敘利亞互撤大使,意味著敘利亞與西方國家進一步交惡。隨著敘利亞事態的發展,西方對敘利亞的態度愈發“嚴厲”。

  重蹈利比亞覆轍?

  美國政府似乎正在敘利亞複製利比亞的干預模式。今年2月,利比亞國內動蕩後,美國同樣以大使“個人安全遭威脅”為由召回美駐利大使,隨後分期分批撤出外交人員及僑民,緊接著便開始對利實施軍事打擊行動。

  目前,北約國家對敘利亞當局的態度與當初對待卡扎菲有些許相似。英美法等國已經明確表示,巴沙爾必須下臺。這不但在國際上孤立了敘利亞,同時也極大地鼓勵了國內反對力量與當局展開對抗,並伺機取而代之。

  接著,由英法等國在聯合國提出對巴沙爾的譴責案,美國也全面支援。這種做法與對付利比亞時如出一轍——歐盟主導,美國躲在背後。隨後努力説服各國,爭取獲得聯合國授權設立禁飛區,對敘利亞政府軍及其戰略設施進行空中打擊,讓反對派力量逐城進攻,最終在敘利亞實現“變天”。

  在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對派的血腥衝突仍在持續上演。10月29日,敘利亞政府軍與武裝分子發生激烈衝突,造成多人死亡。而就在前一天,敘人權組織稱,示威者與警方發生的衝突中,就有43名平民死亡。

  引發“中東地震”?

  巴沙爾10月30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相信利比亞的情況不會在敘利亞重演,並表示願意與反對派會談。他警告,外國勢力插手敘利亞國內事務將引發“地震”,波及整個中東地區。

  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在10月31日接受採訪時排除了在敘利亞設立禁飛區的可能性。他説,“我們之所以承擔了利比亞行動的責任,是因為聯合國有明確的授權。”

  內憂 生活變艱難 民眾有不滿

  分析人士認為,與西亞北非其他國家相似,敘利亞發生政治動亂有其自身的原因。現任總統巴沙爾家族已經執政41年,國家基本上依附於總統個人權威,統治基礎是其親屬或阿拉維教派。

  1963年,前總統哈菲茲阿薩德(巴沙爾之父)利用掌握軍權的阿拉維派政黨,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發動政變,取得了對國家的統治,于1970年上臺。在阿薩德政治體制下,國家的最高權力集中在總統及其核心集團手中,阿薩德靠軍隊、阿拉伯社會復興黨以及官僚機構牢牢地掌握政權。有人説,敘利亞已經變成了家族企業。與此同時,一些民眾開始變得越來越不滿。

  聯合國估計,從今年3月中旬開始的敘利亞民眾示威以來,衝突至今共導致3000人喪生,包括大約200名兒童。敘利亞政府方面則指責,破壞分子製造動亂,導致超過1000名士兵和警察死亡。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