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1日報道,曼谷大都會管理局的高級官員説,曼谷自1983年發生嚴重的洪災後,泰國政府便投入大筆資金建造排水和蓄水系統。不過,這些系統主要是以曼谷連降大雨造成的水災來設計,所以現在無法應付來自北方的洪水。
無法阻止洪水侵入曼谷
據曼谷市政府説,曼谷目前共有200個防洪閘門、158個泵水站、7個巨型地下水道,和1682條總長2604公里的運河。但這些措施未能有效抵擋洪水侵入曼谷,導致目前首都50個區中有15個受災。
報道指出,曼谷的排水系統是根據所謂 “圩田系統”(polder system)來設計的。曼谷市周圍目前已築起了防洪堤壩;一旦首都出現大積水的問題,排水系統的泵水站、運河及水道可將積水導入大海。
據了解,曼谷西部、東部和市中心都擁有這類排水系統。除此之外,當局在曼谷南部建了一個可容納600萬立方米水量的主要蓄水池,東部則有大約20個可儲存600萬立方米水量的水池。
前市長曾提議挖“第二條湄南河”
前曼谷市長比集説,曼谷的排水系統是為了對抗由豪雨造成的水災而設計的。他指出,當泰國北部發生洪災時,那裏的洪水通常會流往曼谷東部地區。
用來對抗這股洪水的兩座主要堤壩能夠抵擋多達8億立方米的洪水;有一部分的洪水則會流向湄南河以及塔金河。
比集目前是非營利的區域組織“亞洲災難防禦中心”(Asia Disaster Preparedness Centre)的執行總監。
他表示,曼谷應該建造更多的泄洪渠來疏導洪水,讓來自北方的洪水導入大海中。他曾在幾年前提議開挖“第二條湄南河”,但該建議卻缺乏支援而被拒絕。
應建新設施對抗北方洪水
比集説:“北方洪水在流入大海之前會先經過曼谷,我們必須想出更多的辦法,讓洪水順利的經過曼谷。”
比集指出,泰國政府應該修建更多基礎設施,才能應付嚴重的水災。他也認為,曼谷當局除了需要進行災難風險評估,還須編制洪澇災害風險圖,並擁有更良好和完善的災難警告系統。
曼谷市排水及污水部門的前副主任參猜也同意比集的看法,認為政府有必要在曼谷建造新的基礎設施,以對抗來自北方的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