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西方應深刻反省享樂文化

時間:2011-09-01 14:32  來源:環球時報

  當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矛盾凸顯,陷入經濟、政治與社會的全面危機。在《世界報業辛迪加》上有人甚至發出疑問,“資本主義完蛋了嗎?”

  面對諸多問題,西方國家很多人將原因指向政府工作的不力。一些人指責稱,發生金融危機是由於政府部門監管不力,而英國的騷亂主要是因為政府大幅削減公共開支的緊急預算案,保守黨政府“在施政過程中顯得散漫甚至輕率”,應為此承擔責任。千錯萬錯,都是政府的錯。但是政府真的是西方社會的問題根源嗎?像日本10年換了7個首相,義大利二戰後60多年換了60屆政府,政府走馬燈一樣輪換,將這兩個國家帶出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泥潭了嗎?

  西方社會需要深刻反思,引發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根本原因不僅在政府,更在於西方社會的文化!西方社會文化的主要問題就是享樂主義或者説是消費主義盛行。20世紀初福特主義的批量化、大眾化生産使得大眾消費社會出現,人類迎來了“消費革命”,“除了一貧如洗的人”,所有人都開始投入到消費中。與此同時,20世紀之前西方社會傳統的清教倫理精神:強調節約、儉樸、自我約束和譴責衝動的傳統價值體系被迅速摧垮。有西方學者直言不諱地説,“在文化上證明資本主義正當的是享樂主義”。看看西方社會,不要説週末很少有人加班工作,到了假期很多城市變為空城,一到發薪日晚上,酒館、飯店和娛樂場所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就是在工作日,很多人頭腦中還是在盤算該怎樣去消費和享樂。每日琢磨吃喝玩樂,能夠為社會貢獻多少經濟和社會價值?

  如果説基於自身勞動所得的享樂,甚至是把所有收入全部消費掉,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但是隨著分期付款、信用卡消費而産生的過度消費和享樂,則是十分危險的。以分期付款為代表的現代信貸消費制度,為這種過度消費提供了便利,同時也設下了陷阱。失去節制的個人信貸消費,給個人和家庭帶來高負債率,而為不具備消費能力的人提供信貸所導致的美國房地産次級債危機,以及最終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是這種過度消費的最鮮明寫照!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列出的十個需要為金融危機負責的人,將普通美國消費者列為罪魁之首:“你不是金融危機的受害者,而是首要的元兇”。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