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棋局局新。真相和道理深藏在每天發生的海量時事動態背後。《天下縱橫談》透視政治、經濟、文化三維視野,貫通國內國外兩個大局,每週一次為您抽絲剝繭,顯現新聞本質。
本期《天下縱橫談》為您分析日本核泄漏事故後,美國在東亞地區的政策變化。
【美極力為日本打氣,擔心日本從此一蹶不振】
●希拉裏訪日本拜會首相和天皇,稱“日本安全”
美國國務卿希拉裏17日到訪日本,她在東京呼籲外國人回到日本來,稱“日本是安全的”。據報道,希拉裏昨日對東京進行了半天的訪問。希拉裏説:“無論是商業行為還是其他理由,需要前來日本的人們請和以往那樣,以平常心到日本來”。
希拉裏是核泄漏事故後第一位訪問日本的美國高官。她在半天時間裏,拜會了天皇,並與菅直人首相和松本外相舉行了密集會談。在記者會見中,希拉裏向世界發出了“安全”的信號。但她也承認,美國並沒有解除限制美國人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周圍80公里區域的命令。
評:在4月17日的《天下縱橫談》中,評論員曾經指出,美國人不會認為,僅僅依靠自己對日本的拉攏和安撫,就能改變這次日本核泄漏事故的性質,或消除它對世界政治與經濟格局的影響。作為試圖維持霸權的美國而言,也必然會動用一切能夠動用的政治、經濟乃至軍事資源,來防止這一事故在客觀上幫助了任何對手,而弱化了自身勢力。
作為被美國看作是最大的潛在對手的中國,則有必要再次提高警惕,以防止美國對中國,以及在中國周邊地區,發起包括經濟、金融,乃至政治和軍事在內的騷擾,以干擾中國對東亞地區的經濟合作的推進,干擾中國的産業升級進程。
而這第一個騷擾中國發展的周邊環境的動作,就是希拉裏的這次隆重的日本之行。不論是會見日本天皇,並向世界表示日本是“安全的”,外國人不必害怕,可以繼續向以往一樣來日本;還是對日本首相表示,美國希望日本不要因為災難而逐漸退出世界舞臺,評論員認為,美國這次對日本的鼓勵程度,與美國對日本核泄漏的世界政治與經濟後果的擔憂程度,是成正比的。美國越是高調鼓勵日本,就越能説明白宮對這次核泄漏的後果評估是非常嚴重的,它遠比我們所看到的公開資訊要嚴重得多。
評論員認為,在主動退出針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之後,美國國務卿這次訪問日本,實際上是開始了新一輪把政治、經濟和軍事資源。向東亞和西太平洋地區轉移的過程。
當然,這一過程,也並非美國能夠獨立主導,它將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日本對其命運和前途的判斷,取決於日本國內一直存在的“入歐”派實際上“入美”,和“入亞派”,也就是支援參與東亞一體化的兩種勢力之間的爭奪。下面在看兩條消息………
【日本再鼓吹制衡中國,向美國表忠心】
●日防長鼓吹制衡中國
美國《華爾街日報》4月22日報道:日本防衛大臣稱,日本需要同美國和韓國建立更強的軍事紐帶以制衡中國不斷增長的實力。在接受該報採訪時,防衛大臣北澤俊美説,由於美國軍隊在“3 11”地震和海嘯之後提供了幫助,日本同美國的關係有所加強。他説,日本對中國不斷提升的海軍能力尤為關切。他對該報説:“我們的當務之急是讓我們同美國的雙邊關係變得堅如磐石。”
●日通過日德友好150週年決議
共同社4月23日報道:日本眾議院全體會議4月22日以多數贊成的投票結果,通過了紀念日德(普魯士)締結友好通商條約150週年的決議。決議中表示今後也將增進兩國的友好關係。
評:在希拉裏訪問日本之後,日本防衛大臣立即就有了這番鼓吹聯合美韓,制衡中國的表態。這一時間順序,再清楚不過地向我們展示,除了新聞報道的希拉裏公開鼓勵日本的言辭之外,希拉裏這次到日本還談了一些更關鍵的東西:那就是有關中國的一些內容。
可以説,在如何防止日本核泄漏的政治經濟後果,朝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問題上,美國、日本是找到了一定程度的共同語言的。而以上兩條消息則顯示,目前,“入歐派”在日本暫時佔據了上風,體現的即是日本地震和核泄漏災難後,日本對中國和美國、歐洲的不同態度。
一百多年來,日本從中國獲得了其發展壯大的市場機遇、資源機遇,但卻不想看到最能代表亞洲的中國,成為一個富強的國家。其私心之重,是難以擺上臺面的。作為屢次侵略中國的昔日列強之一,現在居然以受害者心態,多次發表什麼“中國侵略”威脅的荒誕言辭,而這也竟然得到了西方輿論尤其是美國輿論的附和,不能不説是一個相當反歷史的怪象。試問,今天的德國有膽量擔心法國的“侵略威脅”嗎?曾經的法西斯侵略國,竟然獲得了比一個法西斯侵略受害國更多的輿論支援,可以説是絕無僅有。
這次日本防長的這番與美國等盟國一起,防備中國威脅的講話,對中國是相當不友好的,也是日本對美國表忠心的一個動作,也可以説是希拉裏這次訪問日本的一個“成果”。但是,既然是一個面臨邊緣化命運的日本,到底有無能力,或者到底有無膽量,來為美國的亞洲政策火中取栗,依然還存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相信美國人對此也沒有太多的把握。下面再看兩條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