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人民興高采烈地跨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時,蘇丹人民的感受卻比較複雜,具體來説是南方歡喜北方愁。因為,根據2005年1月蘇丹各方達成的《全面和平協議》(以下簡稱《協議》),蘇丹南部地區將於2011年1月9日舉行公投,以決定是否從蘇丹分離。目前,公投已進入倒計時階段。
蘇丹出現這個局面,完全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主導蘇丹事務的結果。自《協議》簽訂以來,美國就執意要蘇丹政府兌現承諾,其要害是在南方舉行公投決定該地區未來地位。2009年10月,美國國務院發佈的文件明確指出,美國的目標是“2011年後在蘇丹實現和平,或以有序方式建立兩個有能力獨立生存、和平相處的國家”。同時美對蘇丹出臺一項新政策,將通過 “激勵加壓力”,即“胡蘿蔔加大棒”的方法,推動北南雙方落實《協議》。當月27日,奧巴馬總統在向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中宣佈將對蘇丹的制裁延長一年,包括禁止美國公司在蘇丹投資或與蘇丹有貿易往來、凍結蘇丹政府在美國的資産等內容。
2010年1月,美國國務卿希拉裏 克林頓就《協議》簽署五週年發表聲明,敦促蘇丹國內各政治派別加倍努力,以確保《協議》得到落實,確保大選順利舉行以及阿卜耶伊地區歸屬與北南蘇丹劃界問題得到妥善處理。在巴希爾連任蘇丹總統後,美國總統蘇丹問題特使斯科特 格雷申立即于5月訪問蘇丹,與聯合國官員及《協議》評估委員會相關各方代表共同評估協議的落實情況,並同蘇丹政府以及南部反政府武裝蘇丹人民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就全面落實《協議》過程中的一些未決問題進行磋商。美國為“建立兩個有能力獨立生存、和平相處的國家”,從一開始就做了十分週到的準備,甚至連為未來的新國家提供資金和派遣顧問的問題都考慮到了。
國際社會則不希望蘇丹再爆發內戰,要求“蘇丹南方公投透明、公正地舉行”,“反映蘇丹人民的意願和選擇,維護蘇丹及地區的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