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報》27日刊文《印度為何“移情”俄羅斯?》。文章説,美俄印這個大三角充滿各種複雜矛盾。過去印度極力配合美國,然而不滿卻溢於言表。印度重拾長期忽視的規則:在與俄羅斯這樣的世界大國的交往中,沒有特殊關係不要談合作。另一方面,印度人也開始認識到,在地區安全上,如不與中國深入戰略對話,在與美關係中,印度會依然處於被動。
文章摘編如下:
俄羅斯總理普京近期結束對印度的工作訪問後,莫斯科與新德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俄羅斯之外,沒有它國民眾像印度這樣將普京來崇拜。他之所以能打動印度人的心靈,原因縱然很難説清楚,但其中一點十分明確,那就是以其名字命名的“普京主義”以及他在俄羅斯崛起中所發揮的歷史作用。
就阿富汗問題請教克宮
在普京訪印期間,俄羅斯在軍事和民用核領域獲得幾十億美元合同。所有合同內容確實震撼:15億美元加購29架米格─29K艦載戰鬥機,雙方還同意簽署合同共同開發新的第五代戰機;對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的升級改造,改造後,該航母的排水量將被提升至4.5萬噸,最大航速達32節(每小時52公里),並能以18節時速連續航行1.35萬海裏(2.5萬公里),改造計劃將投入23億美元。
兩國還打算建立生産導航設備的合資公司,這些導航設備不僅能夠適應美國的GPS定位系統,而且適應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定位系統,併為印度將格洛納斯信號用於軍事目的服務;俄羅斯就幫助印度建造16座核反應爐簽署一系列協議,這至少價值幾十億美元。
普京對印度的成功訪問需要被置於更廣闊的視角來分析。上世紀90年代,印度與俄羅斯漸行漸遠,兩者都經歷了大變革時期,都出現了新的精英、新的經濟模式和新的社會變革。對於冷戰後與美國戰略關係的不斷升溫,今天的印度人都十分支援。俄羅斯仍有一些支援冷戰的人,但這是一股日漸萎縮的力量。與此同時,莫斯科也期望在全球戰略平衡等議題上能與華盛頓平等對話。
因此,當印度領導人向普京表示希望就阿富汗問題請教克里姆林宮時,新德里的意圖十分實際:這並不是想在阿富汗挑戰美國。但它也明白,對於俄羅斯來説,阿富汗不僅僅是基地或者塔利班問題,而且關係到其構建的“後歐洲大西洋”新時代戰略。基地組織可能在北高加索出現,也可能不會,因此,俄羅斯最擔心的是阿富汗再次成為國際恐怖主義的旋轉門。但是印度的擔心卻切實得多,首要的是涉及與其對手巴基斯坦的關係。
目前在阿富汗的狀況是,印度幾乎被外交孤立,巴基斯坦卻影響顯著,而莫斯科則可以發揮緩解印度孤立的作用。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俄羅斯在阿富汗問題的解決上有很大的發言權。在新德里期間,普京暗示,印度將巴基斯坦作為“支恐國家”的看法需要弱化。在俄羅斯眼裏,巴基斯坦是中亞大博弈的關鍵角色。莫斯科不會輕易孤立巴基斯坦,從而將其推進美國懷抱。
對美援巴不滿溢於言表
“美國─俄羅斯─印度”這個大三角充滿著各種複雜矛盾。俄羅斯和印度支援自己能在其中發揮影響的多極國際體系,兩者都對現狀不滿。但兩者也都認為,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優勢並沒有受到任何挑戰,並以此判斷,與美國的關係仍將是其外交政策的優先項。
過去,印度在討好美國上可謂殫精竭慮。為配合美國的“阿富汗─巴基斯坦”政策,印度特別修改了自己的阿富汗政策,打破兩國間情報機關的各種障礙進行情報和調查合作。為不刺激美國,印度還小心翼翼地避免與其他地區大國進行任何形式的合作。
然而結果是,奧巴馬政府卻加速推動塔利班與巴基斯坦軍方的對話。這不是印度總理辛格去年訪問華盛頓時所期望的。美國不會在打擊巴境內恐怖分子上向巴施壓,以此來換取巴的合作,以打擊美國認為對自己利益威脅更大、更直接的目標。
以此看來,在對印度“雙重用途技術”的出口禁運上,美國並沒有重新考慮的跡象。因此,雖然印度並沒有重拾冷戰語言與美國劃清界線,但新德里對美國軍事援助巴基斯坦的不滿卻溢於言表。在此背景下,新德里“狂吻”莫斯科就水到渠成了。除了俄羅斯外,新德里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獲取先進的軍事技術,比如衛星全球定位系統、航母、核潛艇、精確制導導彈以及戰鬥機。印度與美國在2008年簽署的核合作計劃卻因為奧巴馬不願向印度輸出“雙重用途技術”而擱置,這讓俄羅斯能在許多敏感領域與印度加強合作,包括核燃料回收技術等。
總而言之,印度重新拾起了自己長期忽視的規則:在與俄羅斯這樣的世界大國的交往中,沒有特殊關係不要談合作。另一方面,印度人也開始認識到,在地區安全上,如果不與中國進行深入的戰略對話,那麼在與美國的外交關係中,印度會依然處於被動。(丁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