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2月5日,美國發現研究所(Discovery Institute)創始人之一、《以色列測試》的作者喬治 吉爾德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了題為《為什麼要與中國為敵?》的評論文章。吉爾德在文中通過分析“谷歌事件”、“美國對臺軍售”等時政熱點,闡述了對現階段中美關係的獨特看法。
吉爾德看來,如今美國一邊安撫一群完全貪得無厭的敵人——伊朗、朝鮮、哈馬斯、真主黨,甚至查韋斯,一邊因為與中國在全球變暖、美元貶值和網際網路政策方面意見相左,而把中國——或許是美國最重要的經濟合作夥伴——當作敵人。
而這一狀況始於去年6月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在北京時與溫家寶總理進行過的一次對話。這次對話涉及到與中美雙方國家利益相關且備受質疑的兩個議題:以全球變暖為名遏制能源産量和美元貶值的必要性。在這兩個議題上,蓋納特對中國頗有微辭。
此後不久,受到谷歌宣佈“退出中國”事件的影響,美國國務卿希拉裏發表演講時提到不滿中國的網際網路政策。吉爾德認為,保護網際網路上的資訊安全應該是美國公司及其安全工具的責任,而不是美國政府的責任。此外,還有一個事實任何人都無法忽視:儘管中國的網民數量是美國網民數量的兩倍,但源於中國的網際網路病毒和網際網路詐騙卻遠遠少於美國。中國的國情也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建立一個完全開放和完全實行匿名制的網際網路體系。
同時,中國也毫無必要加強對臺灣的導彈部署。吉爾德認為“美國對臺灣的防衛保護絕對不可能獲得成功。美國向臺灣出售價值60億美元的武器,不僅是對中國毫無必要的挑釁,並且對美國或者臺灣的防務都毫無價值。”
儘管某些臺灣政治人物仍然幻想著臺灣永久“獨立”,但世界一流的臺灣企業家們早已將其身家押在大陸。過去五年間,2/3的臺灣公司,大約1萬家,都在中國大陸進行了大量投資,投資總額約為2000億美元。75萬台灣人每年在大陸居住的時間超過180天。
如果算上臺灣,中國實際上已經是世界領先的微晶片、電腦和網路設備的製造商和組裝商,而網際網路需要依賴這些設備繼續發展。著名的化學家亞瑟 羅賓遜上個月在他的新聞稿《獲取能源》中報道:幾乎美國所有先進的電子産品都依賴稀土以提高微晶片性能,而位於內蒙古的中國公司——包鋼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在稀土資源領域幾乎處於全球性的壟斷地位。
在吉爾德眼中,目前的中國政權是美國可以預期的最好的中國政權。亞洲資本主義在中國的振興仍是過去30年間世界上最重要的産生積極效果的事件。中國不僅將10億中國人民從經濟拮據和政治壓迫中解放出來,還把中國從美國的一個共産主義敵人轉變為現在不可或缺的資本主義的夥伴。
另外,由於伊斯蘭恐怖分子誓要摧毀全球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而中國在這個體系中佔有巨大份額,因此使得中國幾乎跟美國一樣面臨激進伊斯蘭主義的威脅。
由此看來,美國的經濟發展和軍事安全依賴中國,中國也同樣離不來美國的市場、儲備資金和全球資本主義貿易體制。
現在美國為促使中國全球變暖、美元疲軟或者網際網路政策上讓步,而犧牲自己在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中的核心盟友——中國,無疑是“自我毀滅的愚蠢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