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現”號太空梭北京時間16日7時43分在佛羅裏達州肯尼迪航太中心發射升空(見右圖,新華社發)。年初以來,儘管世界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國際航太業卻呈蓬勃發展之勢。特別是進入3月之後,密集的太空探索活動令人目不暇接:中國嫦娥一號1日成功受控撞月,美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6日升空,俄美兩國宇航員11日進行了近5小時太空行走,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也定於17日發射……
美國東部時間3月15日, 美國“發現”號太空梭從佛羅裏達州肯尼迪航太中心發射升空。這是美國今年首次發射太空梭。新華社發(NASA/斯科特 安德魯斯攝)
俄羅斯太空發射增多
俄羅斯近年來加大了對多個航太項目的投入,研製包括新型運載火箭和宇宙飛船在內的新型運輸工具,同時還將啟動遠東“東方”發射場的建設工作。在2012年前,俄有望建造完成專門用於太空遊項目的載人飛船。
俄聯邦航太署署長佩爾米諾夫日前表示,眼下的金融危機不會影響俄在太空開發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俄政府已明確提出:首先要保證在俄領土上進行太空發射;確保“格洛納斯”全球導航定位系統的全面部署和運作計劃在年內完成;實施俄在國際合作項目中應承擔的義務,其中包括國際空間站建設和對太陽系行星的探測。據介紹,俄今年將總共進行39次太空發射,發射次數比往年明顯增多。
歐盟投入100億歐元
對於歐洲航太局來説,2009年是繁忙的。歐航局今年將發射3顆地球探測衛星,旨在探測極地冰層、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以及土地濕度和海洋鹽度。此外,歐航局還計劃把兩顆科學探測衛星送入太空,一顆用於觀測宇宙輻射場,另一顆的任務是研究星體與星系的形成過程。
除了太空探測,歐航局還將繼續積極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建設與研究。今年底,空間站的成員將增至6人,將産生首位空間站歐洲指令長。同時,歐航局還擬擴大航太發射服務範圍,俄羅斯的“聯盟”火箭和歐洲先進的小型運載火箭“織女星”都將首次在歐洲航太發射基地升空。據歐航局國際關係負責人貝格基斯特介紹,歐航局去年11月決定,投資100億歐元用於未來幾年的太空探索,以逐步實現載人航太、火星生命探測等重大計劃。
美國增加相關預算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後顯著提高了美國航空航太局的財政預算。根據新政府2010財年預算,美國航空航太局將獲得187億美元的預算資金,如果將經濟刺激計劃中的10億美元相關資金包括在內,與2008財年相比將新增預算24億美元。新預算意在確保美國在地球和太空研究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美國行星學會則表示,美國今後將尋求擴大同俄羅斯、中國、印度等國在太空項目上的合作。
美國航空航太局今年的太空任務是:發射6次太空梭,執行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給養、多功能後勤艙等設備以及維修哈勃太空望遠鏡等任務;首次試飛用於發射載人航太器的“戰神”I—X火箭;首次發射太陽動力觀測器;發射月亮環形山觀測和感知衛星,尋找載人登月的安全降落地等。按計劃,美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獵戶座”將於2015年服役,它將擔負著美國人重返月球和載人探索火星的重任。
日本提出載人航太構想
日本航太業去年主要在兩個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首先是國際空間站上的日本實驗艙有了雛形。再就是2008年5月21日通過了《宇宙基本法》,確定了日本航太業發展的基本理念。
日本負責航空航太研發工作的“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發佈的一項長期展望稱,今後20年,日本的航太研發目的是監視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探索太空之謎、開發與積累可靠而有競爭力的技術。日本政府宇宙開發戰略總部(總部長為麻生太郎首相)今年3月6日首次提出載人航太開發構想,建議在2020年前將機器人、2030年前將人送上月球。不過,在航太技術産業化方面,日本與歐美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印度研製載人登月太空船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在去年10月22日用國産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首個無人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升空。這是印度“探月之旅”計劃的第一步。根據其已公佈的登月計劃,印度將在2012年發射第二個無人月球探測器“月船2號”,2015年實現載人登月,2020年實現宇航員月球漫步。印度的登月計劃預計耗資20億美元,週期為8年。雖然目前印度經濟受金融危機影響增速有所放緩,但登月計劃所有項目的資金均獲議會批准。
目前,印度正著力研製用於載人登月的太空船。印度的載人航太計劃得到俄羅斯聯邦航太署的幫助。印度宇航員將於2013年搭乘俄“聯盟”號宇宙飛船提前進入太空。俄方還將為印度提供航太員選拔、培訓和飛船建造方面的幫助。此外,印度還計劃在2012年至2013年間發射一個火星無人探測器。
韓國要當宇宙開發強國
韓國期待2009年成為其航太業的標誌性年份。今年第二季度,韓國將發射自主研發的運載火箭“KSLV—I”,把一顆100公斤級小型衛星送入太空。為順利完成此次發射,韓國在全羅南道高興郡興建了主要承擔100公斤級小型衛星發射任務的航太中心,而韓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十三個擁有航太中心的國家。如果此次衛星發射成功,韓國將成為世界上第十個成功發射衛星的國家。
韓國總統李明博在2008年4月韓國首位宇航員成功進入太空後説,10年後,韓國要成為宇宙開發七大強國之一,2020年韓國要用自己的飛船將宇航員送入太空。韓國政府科技部門的官員也表示,韓國計劃在2020年左右開始進行探月工程。去年8月公佈的《李明博政府科技發展基本規劃》將衛星及其發射器研發列為50個重點扶植技術之一,並將其列入國家主導核心技術。
國際航太業發展迅猛
北京空間科技資訊研究所所長原民輝指出,目前,空間産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呈現規模加大、速度加快的發展勢頭。據美國航太基金會統計,2007年,全球空間産業規模達到2510億美元。通信、導航、遙感等衛星的商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自從2004年美國提出以探索火星和其他行星為目標的“太空探索新構想”以來,各國掀起載人太空探索活動熱潮。美、俄、歐、日、印等都瞄準月球、火星等目標,制定了載人太空探索計劃。
各國重視發展航太業的根本原因是航太事業蘊藏著巨大的國家利益,不但關乎國家威望和國際地位,而且同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空間技術的應用已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在今天的全球經濟活動中,已經很難找到與空間技術和應用無關的部分。通信衛星業務快速向多媒體擴展,成為資訊社會不可或缺的手段。對地觀測衛星的解析度越來越高,獲取資訊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空間國際合作也在向廣度和深度拓展,已有9個國家簽訂了月球探測合作協議。中國對空間國際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目前,中國通信衛星已經實現了整星出口。中巴資源衛星、中歐空間探測衛星的合作均促進了雙方相應技術的發展。 (駐外記者 于宏建 顧玉清 管克江 于青 任彥 莽九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