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評論
|
文化與交流
|
經貿
|
大陸旅遊
|
臺灣旅遊
|
臺商服務中心
|
機構與人物
|
法律法規
|
文獻
|
臺島資訊
|
娛樂
|
時尚
|
體育
|
圖片
|
圖書
|
專題
北京 晴 8 ~ -4 ℃ 北風4-5級/臺北 多雲 27 ~ 21 ℃ 微風
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
字號:
大
中
小
聯合國:公佈氣候變化報告 發出最有力警告聲
時間:2007-11-18 14:18 來源:-新華網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17日在西班牙城市巴倫西亞公佈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最後一部分的內容梗概。
內容梗概顯示,與先前類似文件相比,聯合國的最新評估報告更詳盡、更明確地敘述了全球變暖造成的潛在惡果,並向各國政府提出應對建議。
科學界認為,這是聯合國近年就全球變暖的危害發出的“最有力”警告聲。
發佈報告
最新公佈的評估報告梗概明確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已是不爭事實”,已有觀測結果證實了全球大氣和海洋平均溫度的升高、冰雪的消融和海平面的上升。報告警告,人類一些污染行為甚至將造成“突然且無法逆轉的惡果”,如南北兩極冰層消融、海平面突漲數米等。
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最後一部分是前三部分報告的總結,分為氣候變化及後果的已有觀測結果、變化原因、今後變化的預測及影響、適應和延緩選擇、長期遠景等5個部分。
這份報告將成為擬於12月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指導性文件,也將在今後數年中成為各方制定相關環境保護政策的重要參考。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17日刊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這份報告的評述文章。潘基文寫道:“我認為,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我們將大禍臨頭。”
各國科學家認為,與先前相比,這份報告對氣候變化的分析和預測更詳盡、更有説服力。報告一改先前類似評估關注于學界認為“極有可能發生的”氣候變化的保守作法,首次寫入氣候變暖的更多潛在惡果。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氣候變化計劃負責人漢斯 費羅爾默説:“這是IPCC迄今制定的最有力的文件,比先前類似報告走得更遠。制定者們明白,他們提供的報告將用於今後數年的政策制定。”
可怕預測
這份報告詳細預測了全球變暖前景和可怕惡果。
報告指出,全球氣溫本世紀可能上升1.1至6.4攝氏度,海平面上升18至59釐米。如果氣溫上升幅度超過1.5攝氏度,全球20%到30%的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如果氣溫上升3.5攝氏度以上,40%到70%的物種將面臨滅絕。
全球變暖將導致氣候災害更加普遍。熱帶風暴將更頻繁、更猛烈地光顧。高溫和暴雨天氣將危害世界部分地區,導致森林火災和病疫蔓延等後果。海平面上升將令沿海地區洪澇災害增多、陸地水源鹽化。一些地區飽受洪澇災害的同時,另一些地區將在乾旱中煎熬,遭遇農作物減産和水質下降等困境。
世界各地區都將受到氣候變化影響,受衝擊最強烈的國家將是發展中國家。最早在2020年,7500萬至2.5億非洲地區居民將陷入缺水困境,亞洲地區人口超百萬的大城市極有可能遭遇水位和海平面上升帶來的洪澇災害,歐洲人將目睹大量物種滅絕,而北美人將經歷持續時間更長、溫度更高的熱浪天氣。
解決之道
報告認為,如今的全球變暖現象“非常有可能”源於人類活動,尤其是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多。報告説,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70年至2004年之間增加70%,地球大氣層中聚集的二氧化碳氣體已超過過去65萬年中的自然水準。
不過,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所説,報告顯示“我們能戰勝全球變暖趨勢”,“我們有實實在在且切實可行的措施應對氣候變化”。
報告説,各國政府可採取“多種政策措施延緩全球變暖趨勢”,例如徵收更高的溫室氣體排放稅、制定更高的排放標準和更嚴格排放限制、鼓勵生産使用清潔能源以及推動相關研發進程等。
報告的評估顯示,應對全球變暖可能將耗費全球0.12%以下至0.06%以下的國內生産總值,具體成本取決於設立何種程度目標。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1988年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建立,負責就與氣候變化有關的各種問題定期展開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評估,為國際社會保護環境和其他氣候方面的工作提供重要科學依據。這一委員會前不久與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共同獲得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耿學鵬)
編輯:李艷波
相關新聞
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年會關注氣候變化問題
全球音樂會吁公眾關注氣候變化 20億人可以觀看
聯合國專家稱氣候變化正威脅肯亞文化自然遺産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八國峰會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
圖片
英"肥球"刺猬被強制減肥
日本公路"會哼小曲兒"
世上速度最快的跑車亮相
巨型鑽石拍出1610萬美元
"中華第一廚刀"亮相
英聖誕老人學校開課
古埃及法老墓穴文物展出
四川發現2隻長猴臉小鷹
本網快訊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