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4日訊(記者 劉麗麗)近年來,環境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已經意識到霧霾、水污染等環境問題的重要性,也熱切期盼這些問題得到及時、顯著的改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作為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個重要理念,作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理念,“這不僅遵循了人類文明發展規律,順應了人民期待,也彰顯了執政擔當”,全國人大代表陳乃科説。
點讚:綠色發展是對子孫後代的莊重承諾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生態文明、維護生態安全的講話、論述、批示超過60次,足見其對綠色發展的重視。他擔任十八報告起草組組長,報告指出: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
網友“林君龍”在中經論壇留言進行了回顧:“從生態文明被寫入黨的十七大報告之中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中國共産黨對子孫後代和世界負責的莊重承諾。堅持綠色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對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生態安全作出了表率。”
網友“無香的百合”更注重展望未來:“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面對新常態下的新變化,再堅持粗放發展模式、簡單地追求增長速度,顯然行不通了。新的發展變化需要樹立新的發展理念。”
建言:在深化改革中找到綠色發展的路子
過去幾十年,我國經濟取得了持續高速增長。但粗放的發展方式,也在資源環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指出:推動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態環境。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我們要持之以恒,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在中經論壇網友“夏日之冰”看來,綠色就是要在今後的發展中,創造一個好的新生態,良好的經濟環境是我們生存的要求和必須。綠色代表著社會的進步,代表著一個國家發展的文明程度。我們國家再也不能以高耗能、重污染、大成本、低效益進行生産經營了,要在深化改革中找到更加適合綠色發展的路子來。
網友“風吹麥浪”建議:“國家層面的産業調整,加快淘汰落後産能,促進企業轉型,積極發展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環保部強化引導、宣傳、監督,嚴厲查處高耗能、高污染的生産方式,通過制定各種法律條例嚴格控制污染排放,同時引導綠色消費。”
期待:堅定不移譜寫生態文明新篇章
今年兩會期間,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就“霧霾治理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舉例:“珠三角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學術界開始系統地研究這個問題,之後開始産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加大污染治理,十幾年的時間取得了今天這樣一個成績,這也增加了我們解決霧霾的決心。所以我們只要堅持下去,一步一步走下去,我們是可以很好地解決我們的問題。”
長期、堅持、信念,不但是官方對待環保的態度,也逐漸成為網友的共識。
環境治理是一個艱巨而持久的過程,希望藍天白雲不是一個遙遠的夢。中國經濟網微信網友“N”留言道:“國家治理霧霾,時間雖長,但只要堅持長期治理,空氣就會清新,人們生活在空氣清新的環境裏,才能健康長壽。”
網友“第三隻小老鼠”認為:“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一個發展的階段,環保工作任重道遠,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治理污染是一場全民戰,需要政府、社會以及每個人共同努力,誰也不能將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擇乾淨,指著鼻子讓政府快馬加鞭。”
中經論壇網友“宋丞策”呼籲,拯救自然,保護環境,或許我們感慨身單力薄,或許我們感嘆微不足道,但是我深信: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讓我們一同牽著溫暖的手,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像“啄木鳥”那樣守樹盡責,一起去呵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