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肖歡歡)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越來越多內地人選擇在香港工作、創業。究竟是什麼吸引了他們?過去20年間,他們的生活又經歷了怎樣的變化?他們在香港生活經歷了怎樣的酸甜苦辣?近日,本報記者走近這些內地的“港漂”一族。
從社工到保險推銷員
28歲的張志傑來自泉州。當年選擇到香港讀大學,完全是被香港“國際大都市”和人文環境所吸引。早在2004年他就到過香港。當時,他向一位士多大叔打聽一家書店的位置。這位大叔親自帶著他走了1公里,把他送到這家書店門口,“當時我真的很感動。”
他2007年來香港讀書時,每年學費大約需要12萬港元,生活費大約4萬港元,4年下來,大概要花掉64萬港元。因為自己沒申請到全額獎學金,加上家裏家境也一般,所以上大學期間,他就格外刻苦用功。張志傑的英語底子不錯,但突然面對全英文的教學環境,他也感到有些吃緊。除了上英文補習班外,他每週還要到圖書館借很多專業書籍。“那時我每天只能睡5個小時,要喝三杯濃咖啡才能撐下去。”
張志傑本科期間讀的是社會學。畢業後張志傑才發現找工作時面臨的尷尬。香港的社工組織很多,但工資很低,一個月有1.5萬港元就不錯了。他決定跳出這個行業。2011年9月,張志傑進入了一家保險公司賣保險,保底工資3000港元。
10年融入香港社會
張志傑説,起初到這家小公司,他心裏非常失落,他並沒有想把這家小保險公司當做久留之地。不過,他進入公司之後卻發現還真是“不可貌相”,這家保險公司也有很多優質客戶,幹得好的客戶經理一年收入也有100萬港元以上。
那時,他每天的任務就是到中環、銅鑼灣、尖沙咀等地派傳單並“掃樓”。夏天最熱時,他一天要在外面暴曬10個小時,手臂都曬脫了幾層皮。很多寫字樓不讓保險推銷員進,保安會給臉色看,但他是個臉皮厚的人,經過一段時間,他竟然跟保安搞好了關係。“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好處,你會更加被重用,收穫更多行業的核心資訊,接受更多該行業精英的點撥。”張志傑在這家小保險公司幹了整整4年,平均月薪超過3萬港元。
在保險公司工作對他的影響是,他習慣了每天忙碌,如果有一天閒下來,他反而不習慣,“工作很忙,很艱辛,但卻有盼頭。”他説,走在香港街頭,西裝筆挺的年輕人讓他感到很有朝氣,他喜歡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香港的港漂約有15萬人,他們很多都是80後、90後,都是在香港上大學的高才生。
目標是在香港買房子
如今張志傑月收入約4萬港元,但他依然租住在只有15平方米的小房子裏。來香港10年,父母只來看過他兩次。父母看到他生活的地方如此跼踀,都勸他回內地發展。但張志傑還是決定留在香港,他的“小目標”就是在5年之內能成為部門經理,月收入就能達到10萬港元。
張志傑的女友也是他來香港之後認識的,如今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張志傑現在愈發感覺到買房的迫切。“不僅內地人結婚需要買房,香港人結婚也需要買房。”他凝視著遠方説,希望自己5年內能湊齊買房子的首付。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