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一位長眠地下的中國遠征軍尋找家人,蘇澤錦尋覓了20多年。而這一次,她的尋覓可能有了結果。
從一個人的尋找到一群人的尋找
日前,一則“尋找成都東水井街遠征軍簡少良後人”的網帖引起了許多網友的關注。一場尋找簡少良親人的愛心接力迅速在網上展開。
發現簡少良的是雲南施甸縣長期研究滇西抗戰歷史的學者蘇澤錦。
20年前,在施甸太平鎮烏木村,蘇澤錦第一次看見簡少良的墓。墓碑有些歪斜,陷在玉米地裏,上面字跡清晰可辨:簡少良,原籍四川省成都東水井街人氏,享年29歲,中央陸軍71軍87師260團1營3連上士排副。
蘇澤錦意識到,這是施甸縣為數不多有根可循的中國遠征軍將士的墳墓。
既然有家,就應該幫助他回家。但是蘇澤錦一遍遍翻看地圖,在網上查詢,都沒找到東水井街這個地名。
多年來,她給四川成都市民政局打過兩次電話,寄過幾封信;她還給電視臺尋人節目組打過電話;有了手機後,她加入各地的尋人群,發佈資訊;兩年前,她聯繫上成都的一個民間志願者團隊幫忙尋找,但都沒有得到任何音訊。
然而這一次,蘇澤錦之前發佈的資訊被廣東一個幫助老兵尋親的志願者團隊看到,他們迅速將其在網上發佈。這一消息很快在朋友圈發酵。特別是6月10日、11日,經過《春城晚報》和《華西都市報》連續刊登報道後,蘇澤錦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電話,有的是抗戰老兵後人,有的是志願者,大家紛紛表示願意捐資或提供尋親線索。
6月11日,一個名叫簡張紅的男子從成都給蘇澤錦接打來電話,稱簡少良有可能是他父親的大哥。
簡張紅説,他父親簡紹雲,家中排行老六,如今已經86歲高齡,老人一直惦記著70年前離家抗戰的大哥“簡紹良”。簡家過去就住在水井街。雖然“簡紹良”變成了“簡少良”,但他們認為他可能就是父親失去音訊幾十年的大哥,他們要來施甸縣為大伯掃墓。
這個電話讓蘇澤錦瞬間熱淚盈眶。雖然還要進一步核實,但她希望“漂泊異鄉70年的英魂這一次能等來他的親人”。
青山處處埋忠骨
關於簡少良的去世,著名滇緬抗戰史專家戈叔亞認為有兩種可能,“要麼是作戰犧牲,要麼是重病身亡”。
他分析説,1942年5月,日軍攻陷雲南龍陵縣城後,佔據了怒江西岸的松山。當時駐紮在此的部隊有中國遠征軍71軍36師、87師、88師等,他們炸毀了唯一的通道惠通橋,阻止了日軍的進攻。從1942年5月至1944年5月間,中日兩軍一直對峙于怒江兩岸。
由於簡少良去世于1943年8月,當時還沒有大規模作戰,一些犧牲的士兵被戰友們安葬在附近的山上。簡少良墓碑上就留有曹世楊、張文祥、魏高魁、曹西慶、張懷德5名戰友的名字。
發生在1944年6月至11月的龍陵戰役,成為了抗日戰爭中極為艱苦的一場攻堅戰,中日雙方集中了10多萬人在龍陵縣松山一帶反覆廝殺。龍陵之戰以中國遠征軍的勝利而告終。
這場戰役中國人雖然勝利了,卻傷亡無數。
在烏木村,蘇澤錦曾拜訪過抗戰老兵楊慶立。
楊慶立在戰後與村裏的一名女子結婚,到老都沒回過故鄉。他只記得“家就在重慶機場旁邊”,但想不起具體的位置。
當年,楊慶立所在部隊裏的士兵大多是四川籍。他們駐紮在怒江東岸的烏木榔、魯躲、五磨、五里洼等村寨裏,多次渡江去攻打松山,大部分人都犧牲在了松山,只有少部分回到了駐地,其中一些因傷勢過重而犧牲。
楊慶立記得當時村裏的男人很少,掩埋陣亡將士的都是婦孺,無法給將士們立碑。
多年來,在萬興鄉文化站工作的蘇澤錦,不斷奔走于滇西的崇山峻嶺中,收集滇西抗戰的一手資料,尋找滇西和緬甸還在世的抗戰老兵。
“施甸境內掩埋了大批陣亡遠征軍將士,但大多數墳塋都已與泥土融為了一體。”蘇澤錦説,目前,他們能找到的大約有48座冢。但其中寫有家鄉地址等資訊的屈指可數。大多數是無名墓碑,幾十年來在怒江岸邊風吹雨淋,沒人知道他們來自哪,卒于哪年。
尋找抗戰老兵30餘年的戈叔亞也表示:“這樣的軍人墓,在滇西一帶有很多,有的有墓碑,有的只是個墳堆。”
而更多陣亡的將士可能連墳冢都沒有。
曾多次到松山尋找史料的戈叔亞發誓要找到在松山戰役中陣亡的中國將士的全部名單,將他們的英名供奉起來。“留在大山上的傷痕看得見,留在人們心中的傷痕是看不見的。”他説。
民間自發性保護抗戰遺跡
在滇西,人們總是在一座青山、一個村莊、一張老照片、一堆孤墳、一位逝去的老人那裏,與滇西抗戰這段歷史相遇。
“滇西都像一座巨大的歷史博物館,在這裡長大的人都對那段歷史有著特殊的記憶和感情,他們對那段歷史的了解不是來自書本,而是民間的口口相傳。一個鄉村野夫都可能會告訴你一段奇特的往事。”戈叔亞説。
在中國,很少有地區像滇西的保山市、騰衝縣、龍陵縣、施甸縣等一樣,從政府到民間,都把尋訪老兵和他們的後代、尋訪和這段歷史有關的一切當作一種責任。
2011年9月13日和2014年6月12日,雲南省兩次舉行“中國遠征軍抗日陣亡將士”公祭活動,將部分在緬甸犧牲的中國遠征軍遺骸尋取回國,安葬在騰衝國殤墓園“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公墓”內。這是戰爭結束以來,中國第一次把滯留在海外的二戰陣亡將士遺骨接回祖國安葬。
除了在異國他鄉犧牲的10萬英靈,那些留在雲南滇西回不了家的戰士也被當地人所惦記。
在施甸縣的東安村,農戶陳相才一家三代已經為江西籍士兵向輝守墓70多年。當年,犧牲後的向輝被陳相才的祖父安葬在中山村白草坡公路上側。每逢清明和農曆七月十五,他們都要為他上墳燒紙。
受縣文物管理所的委託,多年來,施甸縣烏木村的村幹部帶著村民們,翻山越嶺尋找荒煙蔓草中的孤墳,對每冢墓進行標記。
67歲的楊春玉是烏木村的老支部書記,他家的祖墳旁邊就有一座無名軍人墓。每次祭拜自家祖墳時,他都要祭拜他,他還專門刻了一塊碑,上面寫著“抗日英雄”。
簡少良的墓一直佇立於農戶的玉米地裏,沒有被剷除。由於它處於怒江東岸的陡坡,屢遭泥石流的衝擊,當地文管所、村委會和村民們一起,將這座孤墳進行了修繕,新立了墓門架,保留了原來的墓碑。
20多年來,蘇澤錦常常去烏木村為簡少良掃墓。“每次我來約楊春玉上山,他都要背上一把砍刀,去砍掉墓周圍的雜木亂草。”蘇澤錦説。
多年來,蘇澤錦一直希望能幫助那些有資訊的亡靈尋找到家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臺盟雲南省委、雲南省臺聯、九三學社雲南省委員會已經注意到了這些民間保護行為。在提交雲南省兩會的提案上,政協委員們説:“目前得以倖存的滇西抗戰遺跡,許多是由民間自發性的保護而得以保留。”
同時,提案直言不諱地指出,由於歷史原因,滇西抗戰遺跡在很長時間裏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和宣傳。至今大部分有價值的遺跡還處在原始狀態,在風吹日曬中損壞。
“我一直期望,能將那些散落在田間地頭、山野僻壤的遠征軍遺骸,歸葬一處,以讓人們記住那些為國捐軀、長眠異鄉的英魂。”蘇澤錦説。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