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住戶在別墅養26桶蜜蜂 鄰居業主整張臉被蟄腫
業主家的蜂桶。
居民小區養蜜蜂究竟該誰管,農業、消防、城管都表示很為難
本報記者何晟孫晶晶文/攝
儘管已經過去了半個來月,但是蔣先生雙手上星星點點的紅色傷疤,依然觸目驚心。他是杭州競舟路金成花園28號獨棟別墅的業主,這些傷是他在捅自家庭院裏的蜜蜂窩時被蜇的。隔壁13號別墅的主人在院子裏放了幾十個蜂桶,每年的分群季節,蜜蜂到處築巢,被蜇的也遠非蔣先生一人。
忍無可忍的業主們,向杭州市長公開熱線12345反映了此事。
院子裏擺了26個蜂桶
有業主被叮得眼角腫到下巴
昨日下午,錢報記者來到金成花園的別墅區。蔣先生的夫人余女士拿出一份眾多鄰居簽名的材料。
來到她丈夫受傷的樟樹下——雖然蜂巢已被破壞,但是樹榦上還殘留著白色蜂蠟。“分出來的蜜蜂窩被我們發現時已經有40釐米粗,六七十釐米高了……幾萬隻蜂飛起來。他兩隻胳膊馬上就腫了。”余女士説。
這並不是蜜蜂第一次在他們家築巢。“每年四五月,蜜蜂會分群。新蜂王帶著工蜂,像黃色龍捲風一樣,我們家不同的地方就築了十幾次窩了。”
余女士是2009年搬進金成花園的。當時她就發現隔壁13號鄰居的院子裏擺了幾隻蜂桶。雖然有時候晾曬的衣物上會被蜜蜂拉上點點屎尿,很難清洗,但是為了鄰里關係,她只是把貴重衣物不曬在外了事。
“沒想到後來越養越多,現在變成了二十幾個桶,還有人定期到府收蜂蜜。蜜蜂也無孔不入,即使門窗都關嚴了,它們也能從空調孔的縫隙往裏鑽。”余女士説。
和養蜜蜂的鄰居溝通?但對方不和她正面接觸。
而被蜜蜂蜇傷的鄰居卻在不斷增加,老人和小孩都有。一位楊女士説,更換紗窗也沒起作用,她這才發現,即使細小如移動窗的排水孔那麼小的洞,蜜蜂也能進來。尤其是晚上,“連開不開燈,都得考慮一下了。”
錢報記者從物業工作人員處了解到,去年五月,一位60多歲的別墅業主被叮得從眼睛到下巴都腫得很厲害,治療花了近兩千元。
走近13號別墅,一陣翅膀扇動的嗡嗡聲傳來。沿著圍墻柵欄,擺放著一個個木質蜂桶,頂上還蓋著蓑衣和鋁制鍋蓋,看得出照料得很精心。數了一下,蜂桶有26個,不少蜜蜂在上面爬進爬出。
只要有專業養殖場
蜂主答應社區處理掉蜜蜂
金成花園物業的傅主任,自2011年起就在管理小區了。為此事,他曾給金先生打過電話,對方表示會注意一下。接下來,鄰居投訴不斷,金先生對到府勸説的保安隊長説,蜜蜂有翅膀的,他又沒辦法管。
傅主任説,畢竟在市區養蜂不合適,能不能移到鄉下?“可是對方不同意,我們也沒有強制權。”
昨天,競舟社區的工作人員也趕到了現場。社區書記田蓉萍説,社區就這個問題,城管、農業、消防部門都找遍了,對方都表示小區養蜂,不在他們的管轄範圍。4月24日上午,社區也給金先生打了電話,對方表示,願意把蜜蜂處理掉,但是必須是對口的職能部門或是專業的養殖場到府接收。
“如果這是他真實的想法,那我真是謝天謝地了!”蔣先生説。
投訴飼養昆蟲
城管還是頭一回聽説
真的沒有一個部門管得了這個問題嗎?
杭州農業部門表示職責是對養蜂産業提供技術指導;而消防部門會視情幫助清除馬蜂窩。
西湖區城管局文新執法中隊分隊長鄒勇接到反映後曾去現場查看,獲悉別墅裏的是中華蜜蜂。蜂主説,蜜蜂是自己飛來的,在他家做了窩。他覺得好奇,還特地買了養蜂的書學習,養在蜂桶裏,一年年多起來的。2006年,中華蜜蜂被列入農業部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當時他覺得是個好兆頭,就把蜜蜂留了下來。他們每年會找專人來取蜜,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送人。
小區裏養蜜蜂,鄒勇做了10多年城管,也是頭一次見。“這蜜蜂不屬於家禽家畜,它屬於昆蟲,並不在城管的管理範圍內。”鄒勇説。
看來,只能如田書記所説,希望有專業的養殖場如果對這20多桶蜜蜂感興趣,能與社區聯繫。
來源: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