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的情況看,醫療行業的整肅是一個體系化、系統性的工程,包括對虛假廣告的整治,對民營醫療創建的規範,對醫療産業化的限制,都是題中之義並需要配套切實可行的舉措。尤其要做到,在對醫療廣告、醫療行為標準進行規範,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的同時,還得在醫療改革上真正取得突破,讓醫療公益性得到回歸。現在,無論魏則西之死最終如何定性,主管部門必須回答的一個問題是,莆田係毒瘤根深蒂固之下,如何為生命與權利保駕護航? 堂吉偉德
追問3
監管缺失比競價排名更可怕
誰該為魏則西之死負責?作為提供搜索服務的百度難辭其咎。百度在商業推廣、搜索服務上搞競價排名,誰出的錢多,就將誰排在搜索結果的前面,誰出的錢少就排在後面,此舉雖然可為其帶來巨大經濟利益,但不利於公眾搜索到準確資訊。尤其是,會給不可信賴的資訊乃至非法內容更多的“露臉”機會,侵害公眾權益。像一些“黑心醫院”賣假藥、亂治病,因成本低利潤高,便舍得向百度出高價買排名,患者搜索到它的機會就更多。
出價高的內容排名更靠前,即使是正規醫院也可能相互競爭,花錢在百度弄個靠前的排名。而競價排名的成本,卻通過提高藥價、檢查費、治療費等方式轉嫁給患者。可以説,正是因為競價排名,不僅讓“魏則西”們亂投了醫,而且還多花了冤枉錢。
魏則西之死確實更應拷問監管。今年初,百度傳出出賣疾病貼吧醜聞,讓處於危境的病友痛失交流平臺,甚至上當受騙。這些年百度競價排名更是四面樹敵。從賣吧到魏則西去世,才短短三個多月,到底是我們離不開百度,還是監管太寵愛百度?虛假醫療廣告社會危害大,早已人人喊打,為何仍然橫行?正如一網友所説,“讓作惡的企業在一片聲名狼藉中依然生長壯大,這比企業作惡本身更可怕。”嚴格監管,讓每家企業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是當下最緊迫的。 何勇海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