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人民日報梳理2016十大消費維權:魏則西事件上榜

2017年03月15日 15:22:34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延伸閱讀:媒體四問魏則西之死:監管缺失比競價排名更可怕】

華商網  5月1日,“魏則西事件”成為小長假裏的輿論熱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生魏則西近日因身患滑膜肉瘤去世。在求醫過程中,他通過百度搜索找到排名前列的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後證實其涉事科室被外包給“莆田係”醫院),接受其“生物免疫療法”治療,耗資20多萬元卻治療未果,最終延誤了其他治療時機。日前,國家網信辦會同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衛計委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百度公司,對此事件及網際網路企業依法經營事項進行調查。(相關報道見A03版)

  追問1

  “競價排名”不能是圍獵良善民眾的道場

  “魏則西事件”是個複雜的樣本,糾葛著民營醫療機構的野蠻掘進、牽扯出醫療行業資訊不對稱下的“黑心錢”、昭示著監管鏈條上的重重失守……無論百度競價排名與魏則西之死究竟有幾成直接或間接關係,其“與則西爸爸取得聯繫,致以慰問和哀悼”,顯然並非善意與悲憫這麼簡單。

  有兩點是肯定的:一則,縱使傾家蕩産,擋不住病入膏肓。現代醫學自然不是神仙羅漢,力有不逮,也屬正常。即便是今天,面對數以萬計的疾病,醫療技術上的治愈率也並不理想。二則,百度當然僅僅是個推廣平臺,在面對醫療機構的時候,一樣會出現資訊不對稱的情況。再者,從法律層面來説,眼下似乎沒有規定,流量主和廣告主之間的權責關係。甚至,就連類似競價排名算不算廣告,也難有明確的界定。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