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莎姐""小橘燈"……有這樣一群暖心的檢察官

2017年03月14日 09:27:38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題:“莎姐”“小橘燈”……有這樣一群暖心的檢察官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莎姐”“大手拉小手”“小橘燈”“冬梅姐姐”“亮晶晶”,這五個令人感到親切、溫暖的詞語,被寫入了今年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他們是分佈在大江南北的五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團隊,是活躍在未成年人普法、維權、保護一線的一群暖心的人。他們用專業、智慧和愛心,織起安全防護網,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了一片藍天。

  對這五個團隊,你了解多少?他們平日是如何開展工作的?又有哪些難忘的故事?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一一找到他們,聽他們來聊聊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那些事兒。

  將心比心,做“有溫度的工作”

  未成年人在暴力事件中傷害他人,涉案未成年人因隱私洩露背負心理包袱,未成年人陷入撫養權糾紛……這些都是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範疇。未檢工作最大限度地關愛、救助未成年被害人,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幫助他們走出生活的陰霾。

  2014年底,黑龍江牡丹江市一所中學發生一起在校生故意傷害案,考慮到4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次年即將參加高考,牡丹江市東安區人民檢察院經過認真調查後,對他們做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在附條件不起訴考察期間,負責辦案的“冬梅姐姐”團隊為其建立幫教檔案,還定期為他們作心理疏導。2015年6月,4個孩子都順利考上了大學。

  “我們要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我們要將心比心,把他們當作是自己的孩子。”“冬梅姐姐”團隊的“原型”、東安區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科長付冬梅説,“來自單親家庭、留守家庭的孩子,往往缺少家庭關愛,我們應該使勁拉他們一把,而不是聽之任之。”

  除了挽救誤入歧途的未成年人,未檢工作還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加大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2014年,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檢察院“小橘燈”工作室,成功立案監督一起性侵4歲女童案件,使原本僅被行政處罰十五日的罪犯,最終以猥褻兒童罪獲刑三年。

  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檢察院“莎姐”團隊在當地頗有名氣,他們建立“莎姐談心室”工作機制,開展未成年人心理矯治和疏導。幾年前,一名只有10歲的小女孩怯懦地走進“莎姐談心室”,她被鄰居猥褻後産生幻覺和輕微自閉,平時很少説話。“莎姐”專門請來心理專家多次幫助她,終於讓她走出了陰影。

  “小女孩每次來和走,我們都會擁抱她一下。最後一次談心之後,小女孩開心地説,除了爸爸媽媽,從來沒有人這樣抱過她。”“莎姐”團隊的檢察官陳鵬宇説,“未檢是一項有溫度的工作,我們面對的一朵朵正要綻放的花朵,一定要細心呵護。”

  不僅是懲戒和挽救,更是教育和引導

  郭艷萍是武漢市江漢區人民檢察院“大手拉小手”未檢工作室核心成員。該工作室成立18年以來,最讓郭艷萍自豪的,就是許多未成年人在他們幫教下,生活重新走上了正軌。

  2015年,武漢檢察機關辦理一起盜竊案件時,發現嫌疑人是一名未成年女性。針對案件的具體情況,“大手拉小手”工作室決定附條件不起訴。此後,郭艷萍持續對這名女孩進行針對性幫扶教育,常與她進行思想交流,還帶她參與志願服務、公益事業等。2016年,這名女孩順利考上大學,人生翻開了全新的篇章。

  “小女孩考上大學後給我打電話,説我是她的恩人,我覺得心裏暖暖的。”郭艷萍説,“我們工作不僅僅是懲戒,也不僅僅是挽救,更重要的還有教育和引導。未檢工作是一個長期的跟蹤幫扶的過程,不是簡單地提起訴訟或微罪不訴就結束了,而是更注重個體的發展,幫助他們真正回歸社會。”

  “冬梅姐姐”團隊與牡丹江市職業教育中心聯合建立“挽救幫教基地”,把附條件不起訴、判處緩刑的未成年人安置到基地,與普通學生一起學習和生活,由基地負責食宿、技能培訓和擇優推薦就業。截至目前,已有7名涉罪未成年人被安排到基地學習,接受勞動技能培訓,幫教對象楊某通過數控機床專業的培訓學習,已順利畢業並供職于當地一家大型企業。

  無獨有偶,常州市新北區檢察院與轄區愛心企業共建了當地首家青少年觀護矯正工作站。“小橘燈”團隊精準定制四大“幫教功能表”,即法律意識強化、生存技能培訓、人格自信和社會責任培育,幫助每一個涉罪未成年人改過自新。在這裡,常人眼中文化程度較低的失足少年,在半年後就能夠看懂全套技術圖紙。

  新北區檢察院未檢室負責人韋玉茹説:“我們用愛點亮這盞‘小橘燈’,讓它在黑夜裏照亮失足未成年人的‘回家’路,把他們帶回生活的正途。”

  全社會合力幫扶,讓“花朵”美麗綻放

  “亮晶晶”團隊由成都市檢察機關未檢部門的三名80後檢察官組成,他們進行法治宣傳也區別於傳統形式,以講故事、遊戲互動、庭審模擬、辯論賽等多種形式走進校園,讓孩子們在輕鬆的氛圍中,提升法治理念和自我保護意識。

  “亮晶晶”中的“亮”,是清華“學霸”王亮,善於思考的他在工作中有很多感悟:“近年來基層未檢工作進步很明顯,但司法機關內部的密切協作還有待加強;開展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幫教,需要更多專業化力量的介入,需要專門的機構和人員……”

  王亮認為,檢察機關的幫扶只是給未成年人糾偏的“第一步”,他們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社會中,僅靠一個或幾個部門是不夠的,而是需要形成全社會的幫扶合力,要讓全社會共同關愛未成年人。事實上,在這五個團隊身上,我們就可以看到很多積極的信號。

  以“莎姐”為例,這支發源於2004年的法律志願服務隊,目前已經是重慶市檢察機關青少年維權崗416名檢察官和848名志願者的代稱,它並不是某個具體的辦案部門,而成為重慶市對涉罪未成年人開展司法保護、犯罪預防、心理矯治、幫扶挽救工作的平臺。

  “小橘燈”工作室成立之後就推進社會化運作,陸續入駐常州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北斗星公益園等孵化器,加速組織成長。同時,還與當地青少年心理協會、專業社工共建,分別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干預和專業幫教。

  “學校對於未成年人教育,特別是誤入歧途的未成年人要多一分寬容。”郭艷萍説,“家庭因素是未成年人成長的重要一環,有的父母對孩子放任不管,直接影響他們的成長,他們很容易誤入歧途。”

  “我們不願意看到任何一個孩子受到傷害,也不願看到任何一個孩子走上彎路。”王亮説,“對未成年人保護來説,全社會共同努力防患于未然,才是較好的解決方案。”(采寫記者:王成 吳光于 閆睿 梁建強 陸華東)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