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工人院士”胡勝:雕刻金色時光 極致工匠精神

2017年02月24日 10:21:08  來源:央視網
字號:    

胡勝在車間操作設備

  胡勝在車間操作設備。(資料圖)

  “千里眼”是我國古代的美麗傳説。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雷達”無疑成為了現代人的“千里眼”。位於南京的中國電科第十四研究所就是我國雷達工業的發源地。胡勝,現任中國電科第十四研究所數控車高級技師,他被稱為鍛造“千里眼”的幕後英雄。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上,胡勝作為15位受邀的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之一,在天安門廣場旗桿西側的觀禮臺,他見證了莊嚴而又隆重的大閱兵慶典。他慶倖自己選擇了一個神聖的職業,一個光榮的崗位……

  20年,從一名初級工到高級技師,胡勝完成了技能上的大提升;從一名小車工到全國技術能手,胡勝實現了人生的大跨越;從一名普通工人到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胡勝展現出大國工匠的築夢之路。

  潛心技術研究 20年成就“工人院士”

  1999年,剛剛25歲的胡勝作為特殊人才被引進,一上班,領導就把他帶到一台車床前告訴他,這是從德國進口的、價值200多萬元的車削中心,但因無人會操作,已“沉睡”了3年多。胡勝仔細觀察後,非常有信心地説,沒有開不動的車床。

  他翻閱資料、請教專家,苦心琢磨,從早晨到晚上,一個鍵一個鍵進行摸索,結果,一個多月就開動了設備。就在這臺德産機器上,胡勝加工出許多高精尖零件,練出一手好技術。

  2006年,參加全國數控大賽的人約有11萬,比賽時,要求選手們在7個小時內按照比賽提供的圖紙做出一套零部件,以檢驗選手的識圖、編程式、合理使用工具的能力,連續7個小時的比賽,強度可想而知。比賽成績出來後,胡勝在全國11萬人中脫穎而出,捧得冠軍獎盃。同年,胡勝創新小組成立,胡勝成了攻關小組的領軍人,為每一次生産任務尋找最有效、最合理、最經濟的方法。但在胡勝看來,他依然是一名能磨好刀具、開好車床、造好産品的工人。

  空警2000預警機是一台由我國自行研製、被國人譽為“爭氣機”的大型預警機,在建國60週年盛世大閱兵中首次公開露面,而這個雷達關鍵零部件的加工生産,就是由胡勝帶領其團隊完成的。

  起初,空警2000預警機在對外合作中,雷達濾波器結構件生産卻遇到了技術瓶頸,第一批加工樣品送到國外檢測時,竟然被列出了50余項問題。為了追趕國外先進水準,胡勝沒日沒夜地閱讀資料、與同行切磋、開機實驗。經過兩個多月的攻關,終於破解難題,他帶領的團隊不僅加工出合格的濾波器結構件,而且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為研製生産出中華民族的“爭氣雷達”奠定了基礎。

  多年來,胡勝先後在機載火控、機載預警、艦載火控、星載等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重點科研項目中,承擔關重件加工70 多項,攻克了毫米波雷達的波紋管一次車削成形、機載火控雷達反射面加工變形等技術難題。他還提出了技術革新和合理化建議30 多項,尤其在數控車的宏程式編程模組、車銑一次性加工成形等方面研發出許多獨特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節約科研經費近千萬元。

  榮耀歸於勇者,20多年潛心於的數控機技術研究,胡勝始終帶著這種沉著冷靜,奮戰在國防尖端武器裝備精密加工製造的最前線,從一名小車工晉陞為我國精密加工製造領域的領軍人物。2015年,胡勝被譽為“工人院士”。

  極致“本能”深入人心

  剛過不惑之年的胡勝,被上上下下統稱為“老胡”,連徒弟都這麼叫他,不是不尊重,而是這個稱呼太過親切與信任。

  從初級工到高級技師,胡勝僅僅用了15年,這是常人需要25年曆練才能實現的。在成功的背後,胡勝付出了太多。

  “加工出合格的制件,對操作工的手感要求極高,如果力度過大就會變形,力度太小又做不出形狀。老胡在這方面的手感真是爐火純青,同樣的程式,同樣的車床,老胡的效率總是高人一籌。”十四所數控二組組長張立松告訴記者,別人在休息,胡勝總是一次次反覆進行實驗操作,鑽研加工技術,正是這樣長期的積累,讓胡勝手上的分寸“不差毫釐”。

  宋彬是胡勝的徒弟,曾經獲得南京市數控大賽第一名。有一次晚班加工一批急件,任務很重。胡勝恰巧生病休息,習慣了有師父坐鎮的宋彬好像失去主心骨,焦慮不安。正在著急時,胡勝一通電話打過來,頓時讓宋彬定下心來,並在師傅遠端指導下,出色完成任務。

  言傳身教 “創新大船”行以致遠

  康玉榮是胡勝的徒弟之一。俗話説“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是老胡可不這樣想。他不但不藏著掖著,還恨不得將自己的經驗一股腦兒教給康玉榮。胡勝深諳“獨木難成林,一花不是春”,對於向他“討教”的小夥伴們,他總是將自己的經驗心得傾囊相授,從不“留一手”。

  在老胡精心調教下,康玉榮只用了三周就“速成”了。更有意思的是,康玉榮還發揮擅長編程的優勢,將原來需要手動輸入的程式改為自動操作,把人從機器旁邊解放出來,此創新之舉贏得胡勝連連誇他“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康玉榮笑言:“其實,我是站在老胡的肩膀上做事情,當然看得遠啦。”

  胡勝自從走上工段長的崗位,便成為50多人團隊的“領頭羊”後,胡勝更是把絕技絕活代際傳承當作頭等大事。他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加工技巧進行歸納,編寫了《天線數控加工作業指導書》等 20 余本冊子,與同事們共用。

  2012 年,以胡勝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掛牌。在胡勝的帶領與指導下,一批又一批高技能人才涌現出來,他們不僅成為各崗位的技術骨幹,而且在省市乃至全國的各項技能大賽中均收穫豐碩。8年來,在全國及省市的數控大賽中,團隊成員共計35人次進入了前三甲。團隊也榮膺“江蘇省青年文明號”、“中央企業青年文明號”等光榮稱號,2015年胡勝同志所在的三廠也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全國模範職工小家”榮譽。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