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春聯是中國人過大年的重要標誌,作為一種文學形式,較之於普通詩詞,則更為講究、簡潔、精巧。
著名作家郭文斌説:大年是一齣演義,首先是感恩的演義、孝的演義、敬的演義、“和合”的演義、“天人合一”的演義、祈福的演義,當然是喜慶和快樂的演義,而最終是教育和傳承的演義。這一齣出的演義綜合起來看,大年不正是“一齣中國文化的全本戲”、“一齣真善美教育和傳承的全本戲”?!
大年太大,《六月説過年》按日子分別説了“臘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神”“臘月二十九做面祭”“除夕夜守歲”“正月初一拜大年”“正月初二轉丈人”“正月初五祭財神”。但面對如此浩大的年俗文化,這些只能説一點點皮毛,不過我們要嘗試去説,説的多了流傳自然會更廣。今天,我們就集中説説年俗裏的春聯和對聯。
大年是感恩的演義,“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個在中國春聯歷史上具有重要標誌意義的作品,抒發的正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的感恩情懷;而直到現在還非常普遍的“三陽開泰從地起,五福臨門自天來”這一類的春聯則是對天地直截了當的感恩詞了。
大年是孝的演義,從祠堂中懸挂的對聯中,不難看出“孝”是最核心的內容,像“水源木本承先澤,春露秋霜念親人” “東魯薪傳垂萬古,南豐文集炳韆鞦”等等。每年的祭祖大典,既是感恩,又是鞭策,本質就是在演孝。
大年是敬的演義,“志在春秋功在漢,心同日月義同天”這副關帝廟門前的對聯,每逢大年就不可避免地進入我們的視線,這是中國人對忠義的最初感知。大年正通過這一類的春聯、對聯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們知道,只有忠義才配在如此莊嚴和神聖的時刻享受禮敬。
大年是“和合”的演義,和是和諧,合是團圓,一年的奮鬥和汗水只有回到團圓、落實到和諧才有意義。“山門不鎖白雲封,古寺無燈明月照”是廟門上的對聯,超塵超凡、深入骨髓;“和氣致祥家業旺,三春吉祥人無恙”“吉地祥光開泰運,重門旭日耀陽春”是千家萬戶都喜歡的春聯,可見和諧團圓是多麼地深入人心。
大年是“天人合一”的演義,“天朗氣清得意春,春風和暢騁懷日”這一類的春聯正是普通百姓對“天人合一”的認知和期盼。“天朗氣清”説的是春天的天氣,而“得意”説的是春節中的人;“春風和暢”説的是春天的好日子,而騁懷説的是人如沐春風的好狀態。在這些春聯中,“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透露出一種無法言説的天地倫理,最能體現中國人的大邏輯:“天增歲月人增壽”,它的大前提是“天增歲月”,才能“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它的大前提是“春滿乾坤”,才能“福滿門”。“歲月”在前“乾坤”在前,而“壽”在後“門”在後,這是首先強調歲月、乾坤這些共體,再強調人壽、家門這些個體,其中蘊含的“天人合一”理念以及由此衍生的天然的秩序感,莫不是中華民族永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基因?
大年是祈福的演義,春聯中大多都包涵著祈禱祝福的內容,像“春到堂前增瑞氣,日照庭上起祥光”“福星高照家富有,大地回春人安康”“好景常在富貴家,福星永照平安宅”“年年順景財源廣,歲歲平安福壽多”“五湖四海皆春色,萬水千山盡朝暉”等等,這一類的春聯佔了很大的比重。“五福臨門”“出門見喜”“天官賜福”,這些都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一種比較儀式化的訓誡,包涵著強烈的心理暗示,而這正是祈福的本質意義,所以才有了“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之説。在所有的祈福春聯中,都能看出中國老百姓的胸懷和境界。以“保一社風調雨順,佑八方國泰民安”為例,他們不但要“風調雨順”還要“國泰民安”,他祈福,但並沒有説“保我家風調雨順,佑我家榮華富貴”,這是何等高的境界!
大年是喜慶和快樂的演義,“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換新春”,這一“除”一“換”是多麼具有喜感的動詞,單從這春聯中已經感受到巨大的喜悅、巨大的快樂!而“喜居寶地千年旺,福照家門萬事興”“抬頭迎春春滿園,出門見喜喜盈門”“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一元復始山河美,萬象更新錦繡春”則在喜慶之中又平添幾多祈願,出門見喜、四季平安、戶戶發財、普天同慶!從這些春聯中,我們看到大年的喜慶真是像根一樣紮在大地深處,紮在季節深處,也紮在華夏兒女心靈的深處。
大年是教育和傳承的演義,“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綿世澤莫如行善,振家聲還是讀書”“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等等,這些春聯或對聯都是在用最平實的語言來説明教育的重要性,忠厚傳家、詩書傳家、行善傳家、修德傳家,諸多表述不一而足,但中心思想只有一個,那就是教育後世後代後人、傳承家風家教教訓。
《六月説過年》也是我們擔當傳承和教育使命的一次嘗試,動畫中出現的眾多春聯、對聯都是我們精心挑選的,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傳統常見的經典春聯,也有個別的屬於詼諧幽默,不見得有多麼經典,但也能看出民間的許多智慧。比如財神廟門上的對聯“沒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不做半點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為難”,看完讓人忍俊不禁,細思量幾成真理:與其坐等賜福難為財神,不如擼起袖子實幹興邦。求神不如求己!類似的還有灶神旁的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和古戲臺上的對聯“欲知世上觀臺上,不識今人看古人”,寥寥數字就把敬神的內涵和看戲的本質説清楚了,真是神來之筆。
作為中國年的重要元素和載體,春聯反映了中國人與天地相合、與日月相合、與四時相合的“天人合一”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先人們又創造性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必要條件。我們不妨從讀懂春聯入手,去領悟大年的傳統文化。也許懂了大年,就能懂得中華民族,懂得了生命本身。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1號線上”,“1號線上”是中央電視臺重大主題宣傳新媒體平臺,由總編室宣傳統籌部負責運營。)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