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北京空氣現抗生素耐藥性基因 霧霾能否導致人體耐藥?

2016年12月23日 10:20:1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相關專家對此給予解答。

  吸入細菌可能生病需要3個條件

  “細菌的耐藥性和致病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耐藥性增加並非意味著致病性增強。”專家解釋説,在我們周圍的環境中,有大量細菌存在,不僅在空氣中,在口腔、鼻腔、呼吸道、胃腸道等,都存在細菌或真菌。多數細菌與我們是共生共存的關係,因此對人體無害。而人體自身具有免疫力,這些細菌多數對正常人沒有致病力,甚至有些細菌是有益的,所以公眾不必盲目恐慌。

  瑞典哥德堡大學抗生素耐藥性研究中心主任拉森教授反覆強調,北京霧霾樣本中檢測出的抗生素耐藥基因是使細菌對抗生素産生耐藥性的基因,只會存在於細菌上面,並不會使人類對抗生素産生耐藥性。只有全部滿足以下3個條件時,含有這種基因的細菌才會令人擔憂:一是證明這種細菌屬於可以引發疾病的細菌;二是這種細菌在空氣中具有活性;三是空氣中存在極大數量的此種細菌。

  只有3個條件完全成立,人們才可能因為吸入空氣中的細菌而生病。

  根據《微生物》上發表的這份報告,北京霧霾樣本中的細菌是否具有活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拉森教授表示,“大多數細菌在空氣中會因為食物不足而死亡。”

  耐藥性增加不意味著致病性增強

  “發現耐藥基因,不等於發現耐藥菌;不是有耐藥細菌就會讓人感染。”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微生物系博士傅賀分析,“即使有人不幸感染了,人體還有強大的免疫系統(包括各種免疫細胞)以及共生的微生物群係,它們是我們健康的最終守護者”。

  北大基礎醫學院免疫係教授王月丹表示,論文中所説抗生素耐藥性基因指的應該是帶有耐藥基因的細菌,而不只是帶有耐藥基因的質粒。如果只是基因的質粒,那麼就不存在危險,因為它不是生物體,不會傳播,也不會導致疾病。“我們機體對抗細菌,主要還是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統,而不是抗生素,細菌可以耐藥,但不能耐受免疫系統。”王月丹解釋説,細菌進入人體後,會先“找房子”企圖居住下來,但如果免疫系統在工作,這些細菌就待不住,要麼會被人體排泄出去,要麼被其他菌群消滅,成不了“氣候”。

  拉森也説,現在人們沒有必要對提到的北京霧霾樣本中的耐藥基因有任何恐慌,目前的研究只表明北京霧霾的空氣裏存在抗藥基因,並不表明攜帶這些抗藥基因的細菌同時能夠致病。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