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萬畝稻田疑遭水污染絕收 山東11農戶狀告省政府

2016年12月20日 08:22:46  來源:中青線上
字號:    

  灌溉水源地跨兩市 難尋侵權責任人

  為弄清水稻死亡的真正原因,農戶們找了沾化縣、濱州市、東營市,環保局、農業局、水利局等幾乎所有能找的政府部門,但沒有部門告訴他們,究竟是誰污染了水源。

  “挑河上游屬於東營市河口區管轄。濱州的地,東營的水。東營市説地是濱州的,要找去找他們;濱州市説水是東營的,不歸自己管。”穆志強説。

  濱州市沾化區政府在針對此次污染事故的書面回復中稱,這塊地所在的海防辦事處北鄰渤海,東南西三面都與東營市河口區接壤,屬於一塊“飛地”,而在挑河上游,沾化區“未規劃建設工業園區,未有沾化區工業企業向挑河排放污水”,沾化區政府對於挑河上游東營市河口區部分工業企業的污水排放,沒有管轄權。

  12月18日,農戶們收到沾化區環保局的最新答覆,答覆稱該局已針對農戶反映的情況做了水質調查,履行了工作職責,現場調查時未發現稻田進水口、退水區及東營市河口區挑河閘處存有工業污水。而“因取水河流挑河及挑河匯水企業全部屬於東營市河口區管轄,該局無行政執法權,污染源的查處情況向東營市環保局河口分局進行查證。”

  12月19日,記者撥通了沾化區環保局的電話,針對6月初檢測結果氯化物嚴重超標的情況,環保局工作人員解釋稱,“水不可能澆上去稻苗就馬上死。我們取樣檢測的水和澆地時的水已經滯後了很長時間。不能説我們採樣檢測的水就是當時把稻田澆死的水。”

  前述沾化區環保局工作人員還表示,環保局所檢測的是水質污染與否,“不是稻田死亡的原因,稻田是否真正因這些水致死,我們不可能得出官方結論。我們只能對水做檢測,如果水是我們這邊污染的話,我們也會去溯源。”

  他透露,沾化區環保局曾多次向濱州市環保局彙報,並致函東營市環保局河口分局,建議東營市環保局河口分局排查挑河沿線點源排污情況。

  據《中國環境報》此前報道,山東省環保廳2015年初在對東營市河口區的排查中發現企業通過暗管、滲坑排放污泥和廢水,對該企業和負責人處以罰款和行政拘留的處罰。

  東營市河口區水利局官網顯示,為遏制挑河水質惡化的趨勢,河口區曾實施挑河截污補源工程,防止上游污水進入挑河,污染水質。對此,記者多次撥打東營市環保局電話,均無法接通。

  而房樹民則向記者堅稱,該公司調取黃河水有兩條線,一條經由草橋溝,一條經由挑河,因接到河口區有關部門要往挑河進行排污的通知,于5月27日就已經暫停了從挑河引水灌溉,僅由草橋溝引水。“他們6月初對挑河檢測,顯示超標,不能代表當時灌溉的就是這水。”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