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一行人相約從東海縣來到沾化區,開始丈量、平整土地,買水管佈置稻田的引水渠,幹了一個多月。按照合同雙方約定,匯海公司負責提供黃河水作為灌溉水源,“在黃河不斷流的情況下,負責供應水源到地頭總渠。”
董小榮向記者表示,流到地頭總渠的水實際來自挑河。
而提供灌溉水源的匯海公司的法人代表房樹民則告訴記者,水就是引自黃河。“在東營和濱州本地,除了黃河水就沒有別的水,只是調黃河水時經過挑河”。
濱州市沾化區政府針對此次污染事故的一份書面回復,認定“穆志強等人稻田中的用水,是由濱州市匯海公司自挑河調取注入到地頭總渠中,再由穆志強等稻農開渠口灌入稻田中”。
董小榮回憶,水大約是5月12日引到渠裏的。農戶5月15日開始向地裏播種,六七天后水稻開始出苗,令董小榮欣慰的是,“80%的苗都很好。”
異常出現在6月初,董小榮發現稻田裏的水稻新長出的葉子,一露出水面就變黃枯萎了,這種現象在稻田裏大面積蔓延,其他農戶也出現了類似情況。“我們當時就找到被承包方。他們叫我們補救。我們按公司説的方法,撒種打藥,撒肥。可死得更快了。”不到半個月,萬畝稻田幾乎全部死亡,只有不到一千畝稻苗存活。
懷疑遭遇水污染 氯化物超標十余倍
為了弄清水稻死亡原因,農戶們撥打了環保監督舉報電話。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環境保護監測站6月7日對稻田水樣做了監測。這份編號為“沾環監字2016年第019號”的監測報告顯示,6月7日當天,該水稻田退水區氯化物含量為4.25x103mg/L,進水區氯化物含量為1.52x103mg/L,引水的挑河閘口處氯化物含量為1.47x103mg/L,但該報告並未對水質檢測結果下結論。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