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醫生跪在急速推行擔架上胸外按壓:不想浪費半分鐘

2016年12月18日 06:49:47  來源:錢江晚報
字號:    

醫生跪在急速推行擔架上胸外按壓:不想浪費半分鐘

  陸舒雯在擔架上施救 照片由杭州市急救中心提供

  這張模糊的照片被刷屏,一個女醫生跪在急速推行的急救擔架上做胸外按壓

  同事説,擔架又高又窄,如果身體稍微不穩就容易摔下來。她説——

  不想浪費去急救室的半分鐘

  也許會有奇跡發生呢

  本報通訊員 汪敏 本報記者 金潔珺

  最近,一張照片在杭州市急救中心醫生的朋友圈裏刷屏了。照片拍得有些糊,一個穿著白大褂的女醫生跪在一張急速推行中的急救擔架上,對著擔架上的男子實行胸外按壓。

  有位醫生轉發這張照片的時候寫道:“一個小巧的姑娘,提著23斤的藥箱,走街串巷跑樓梯,一幹已經7、8年,擔架又高又窄,拼的是一份勇氣,堅持的是一份不放棄的信念。”

  錢報記者找到了照片中的女急救醫生,她的名字叫陸舒雯。

  去急救室最少要半分鐘

  她不想放棄一絲機會搶救

  30多歲的陸舒雯,是杭州市急救中心城西急救站駐龍塢急救點醫生。前天晚上7點,錢報記者聯繫上她時,她正值晚班,第一個電話打過去,那邊的語速急迫,“不好意思,我這裡正在處理個任務,過半個小時我聯繫你。”半個多小時候後,陸舒雯的電話過來了,清脆的聲音裏帶著急救醫生的果斷。

  説起這張照片,陸舒雯説,“那是12月14號晚上的事了。”陸舒雯記得當時接到任務的時候,病人已經昏迷,危重級別D,按照危重級別從輕到重,是從A到E。“之後反饋來的資訊,是個40歲的男性,心源性猝死。”

  陸舒雯一行人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現場,“可是,病人已經沒有呼吸心跳一會兒了。”陸舒雯立馬上手,進行胸外按壓,隨行人員也投入搶救。

  但在之後不斷交替搶救中,監護儀器螢幕上卻呈現著平平的直線,並不斷發出報警聲。陸舒雯決定邊搶救邊送往附近的西溪醫院。很快,救護車呼嘯至醫院急診室門口,擔架抬下來,陸舒雯也跪在了上面。

  “當時跪在擔架上的想法很簡單,去急救室最少也要半分鐘,但這半分鐘對於當時這個病人來説,也是很重要的。心源性猝死的病人,每分每秒的搶救時間都很珍貴,也許會有奇跡發生呢。”

  陸舒雯説,自己已然忘了當時飛奔中的擔架速度,“我只知道當時急救車離地1米多高,我邊跑邊胸外按壓(編輯注:這是一般情況下的處理方式),肯定使不上勁,只有跪在車上,我才最方便使力,再加上因為病人也有些重,必須下力氣,按壓才會有效。”陸舒雯説,沒想到有人將這一幕拍了下來。

  跪在又高又窄的擔架上很危險

  1米5的小個子有大能量

  陸舒雯説,這一幕對於她和她的小夥伴來説,是很正常的事。“很多人會認為,我們急救醫生面對過很多生死場合,可能對生命看淡了,但其實不是這個樣子,每條生命在眼前,我們心裏都有觸動,都想盡最大努力把這條命救回來!”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這位猝死的男子最終沒有被搶救過來。

  “那個男人40歲,當時我在救護車上看著他,就在想他這個年紀,肯定是家中的頂梁柱,他要倒了,這個家該怎麼辦啊。”

  這些柔軟的想法,陸舒雯説,來自她3歲的女兒萌萌。“有了萌萌之後,我好像和那些病人家屬之間的情感連接更多了。”

  而陸舒雯休息的時間多半都給了萌萌。她夜班的時間是晚上6點到次日早上8點,14個小時,一夜的緊張感到了上午還不能緩解。“我上完夜班後,下午會跟女兒一起午睡,那時候我可以睡個好覺。”説到女兒,陸舒雯的回憶裏也是有笑有淚,“我記得去年女兒晚上見不到我,還會哭,要我媽媽抱著來單位見見我,才能睡,現在好像這點好多了。”

  城西急救站站長張燕軍説,陸舒雯在擔架上的舉動,讓他“既心疼又驕傲”。“你們可能不知道,那個擔架是很高很窄的,只有五六十釐米寬,她這樣做其實有危險的,當時肯定是爭分奪秒用最快速度推著擔架的呀,身體稍微不穩就容易摔下來。我有時候跟她的急救車,會不自覺地看到她拎著我們20多斤重的藥箱的樣子,這是杭州每個急救醫生都必須攜帶的箱子,但在她身上,你就會覺得挺不容易的,她畢竟是1米5左右的小個子。”

  張燕軍的回憶裏有很多陸舒雯的小故事,“我們這邊處理車禍的事情特別多,我記得有一次大貨車撞車,車子分分鐘要倒的樣子,她就趴到貨車裏,去搶救被困人員,説實話那個場面是很多男醫生都會有點慌的。她小小的身體裏,有時候迸發的能量連我都吃驚。”

  但是説起這些事,陸舒雯又是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也是看著我的前輩們這樣做過,我也就跟著這樣做了,別只説我一個人啊。”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