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考古學家就餐遇“指豬為羊”
聚餐時認為羊排內骨頭為“豬骨” 餐廳員工稱已退錢
近日,一則朋友圈在網上得到廣泛傳播並引發熱議,內容為幾位考古學家在鄭州一飯店就餐時認為端上桌的烤羊腿吃剩下的骨頭為“豬骨”,並根據“豬骨”形態及尺寸進行了學術探討。15日,一位當事動物考古學者接受了北京青年報的採訪,還原事情經過。
據了解,10月14日,國際動物考古協會理事會暨全球發展與中國視角動物考古學術研討會在鄭州開幕,13日是會議報到日。當晚,幾位考古學家前往飯店就餐並點了一盤烤羊腿。吃完後,其中一位動物考古專家認為盤裏剩下的骨頭是豬骨頭,並非羊骨。15日,發現“豬骨”的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講師李凡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她的研究方向是動物考古學,研究內容就包括根據出土的動物骨頭判斷動物的種屬,當天他們根據其中菜裏露出的肩胛骨,就可以很明確判斷其是豬骨。李凡稱,現場除了她之外還有一位動物考古學家,也認為這個骨頭實為豬骨。
15日,北青報記者聯繫了事發飯店,飯店堅稱不會以豬代羊。一位行政部員工對北青報記者表示,確實有幾位顧客在點了烤羊腿之後稱上來的是豬肉,並表示在顧客提出異議後就把這道菜的錢退了。
16日,事發飯店老闆郭先生對北青報記者表示,當時上的菜是一隻小羊腿,為了方便食用在切開後端給客人,“是一整只羊腿,骨頭也都在肉裏面,不可能有豬骨頭和豬肉。”郭先生稱店裏進貨都有發票,且廚師對食材也很講究,不會出現用豬肉代替的情況。“這兩天有人給我打電話問,我聽到之後是特別生氣。我們這個菜賣了五六年,如果是真的,罰我傾家蕩産都行,但是我們不會做這樣的事。我願意請他們再來吃一次,親自看看,我們都是憑良心説話。”
雙方均表示事發後已將菜品退掉,酒店稱菜錢由值班經理代付。
對話
根據一塊骨頭可以判斷種屬
北青報:你們當時是怎麼發現包含豬骨的?
李凡:因為當時我最先看到的是肩胛骨,豬和羊的長得完全不一樣。而且上面連著的還有其他的骨頭,最明顯的就是肩胛骨,一眼看出來不一樣。而且我們做動物考古,平時主要就是看骨頭,所以很明顯。
北青報:豬骨和羊骨差別都有哪些?
李凡:動物和動物之間,尤其是跨科的話差別很大,豬骨和羊骨,除了椎骨和肋骨之外,其實都是很容易分辨出來,比如羊的肩胛骨有點像偏長的三角形,豬的是有一個邊緣是呈圓弧狀的。還有一個地方叫肩胛岡,長得也不一樣。而且羊、牛和鹿的肩胛骨上還有一個肩峰,豬是沒有的。
北青報:有沒有想到現在很多人關注這個事?
李凡:完全沒有,我們就是當笑話看的,發在我們微信群裏,也沒想到有這麼多人關注。
北青報:普通人怎麼去區分羊骨和豬骨呢?
李凡:這個可能沒辦法,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關注,要是系統學起來還是要花工夫的,因為一個骨頭就有很多名稱,還分前側、後側、腹側、背側等,專業術語很多。
北青報:對現在這件事成為一個網路熱點,你怎麼看?
李凡:我覺得就是一個娛樂,其實有點可笑,因為我們是一個相對比較小眾的學科,人都不多,國內開一次動物考古學大會,差不多也就有五六十個人,真的算是比較小眾的,但也算是獨特的魅力和樂趣,我覺得能從這個事件去關注動物考古也挺好的。因為考古學其實相對封閉,而且專業性較強,但是近些年我們也意識到,任何一個學問都要讓公眾知道研究成果,知識還是要回饋大眾。
文/見習記者 郭琳琳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