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年代的相親買賣
焦慮的母親告訴女兒要多參加相親活動,在一個她還“值錢”的年齡。
相親對象從見面到確定關係的“忍耐時間”是三頓飯,“見了三次,你還對他沒有明確表示,會覺得你好過分啊”。
在相親時代,與愛不愛相比,能不能通過兩個家庭的結合達到某種理想的生活水準似乎才更加重要。
攥著印有“機關鵲橋聯誼”字樣的入場券,25歲的袁妮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集體相親活動。
見面地點在一家擁有歐陸裝修風格的四星級大酒店。入口處,站著兩位穿著入時、燙卷髮的“中年阿姨”,一望而去有種“事業單位的威嚴”。她們的任務是督促每位來賓填寫一張巴掌大的卡片。上面的問題簡單極了:哪工作?有沒有北京戶口?月收入多少?
作為交換,袁妮可以從中年阿姨手裏獲得一個紅底黃字的號碼牌——將號碼牌挂在胸前,才能進入相親現場。
在中國,浪漫往往輸給現實;相親很大一部分已經變成商業交易
袁妮坐在舞臺下,打量著輪番上臺的單身漢。按照規則,他們要先在舞臺上走段“貓步”,雖然看上去更像是“幾根柱子在眼前挪動”。大螢幕上不斷變化的大頭像與似乎永遠不變的“碩士、有房、有車”等個人資訊構成了某種穩定的結構。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