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孝心”教育在各中小學校興起
“被規定”的孝道
孝,有時是頂帽子
孝,有時是份貼心
孝,有時是種無奈
最早的時候,“孝”是甲骨文中一個“攙扶”狀的象形字,一個依靠的姿態,穿越千年,溫馨如舊。前幾天,作為對近來“常回家看看”入法的呼應,
新“24孝”行為標準出爐了——雖滿眼當下氣息,卻無脫于“孝”的樸素傳承。聯想到地球已被拉近到一個“村”時,親情上的貼近卻杳然而去,這種令人難堪的對照下,“新版24條”來得正是時候。
儘管對於“孝”的提倡,大家心存共鳴,
但仍有聲音對新“24孝”提出質疑:孝道可以被規定?孝道可以單獨對子女規定?言下之意,如果不考慮客觀無奈,環境弄人,僅拿一些條條框框讓人“例行”侍親,“孝果”堪疑。客觀來講,“常給父母打電話”這樣的細緻雖有“心靈雞湯”般不盡的善意,但如知者有意,是否可以考慮在孝的天平上,加上一個公共管理的砝碼?畢竟,一個制度完備的社會,不應使養老成為某些成員的心病。盡孝,不應是孩子一個人在戰鬥。
新24孝行為標準的出現,表面上看起來都是些生活瑣事,簡單的再也不能簡單,但對照新的標準,很多網友感慨萬千,覺得自己其實做得遠遠不夠。
更多人在無奈中搖頭嘆息:沒有時間、沒有精力……
就這樣,在這個以孝自居的文化氛圍裏,年輕人竟成了一個個“不孝子”?
為什麼會這樣?
除了內心的檢討外,是不是也存在著來自環境的無奈?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