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拍出2.2億天價的“漢代玉凳”
精美的玉編鐘來自邳州
産自邳州的高倣玉輪椅
“漢代玉凳” 明代材料組裝而成?
記者邳州對話“玉凳製造者”
此人稱手裏還有價值可觀的高倣“明代桌子”和“漢代貴妃榻”
倣古玉器行業在邳州“暗流涌動”,已形成了穩定的利益鏈條
去年被拍出2.2億元天價的“漢代玉凳”,近來成了輿論熱點,先是收藏界圍繞玉凳真假産生激烈爭論,之後有網友曝出玉凳出自江蘇邳州。快報記者為此近日前往邳州調查。正當記者採訪完畢寫稿之際,中新網發出相關報道,稱“漢代玉凳”確是出自邳州一趙姓老闆之手,而另一媒體跟進採訪時,該老闆對此矢口否認。
快報記者在邳州採訪時,曾三次致電此人,他的説法多有反覆。昨天下午,當記者第5次致電他時,他表示所謂的“漢代玉凳”是經他手由明代材料組裝所成。記者採訪時發現,邳州高倣玉器技術成熟。業內人士稱,倣古玉器行業在邳州“暗流涌動”,“漢代玉凳”之所以能夠亂真,是一些職業“跑老件”的人、鑒定專家、拍賣公司聯手推波助瀾所致,而且已形成了穩定的利益鏈條。
“漢代玉凳”
出自邳州運河鎮向陽村?
“漢代玉凳”到底是“國寶”還是“贗品”的爭論在沉寂一段時間後,再次發酵並持續升溫,導火線是江蘇邳州當地“拉呱論壇”的一則網帖。該帖是2月22日發出的,詳細列明瞭所謂漢代黃玉梳妝檯及玉凳在邳州生産製作過程,甚至也列出了最初造此玉凳的玉器商名稱。該帖子描述説,“一個叫趙某某的人從2010年開始,歷時3個月在李口古玩玉器城加工而成,當時成本為50多萬元。”
記者聯繫到發帖人王剛(化名),他告訴記者,“好幾位朋友都在邳州從事玉器生意,帖子發佈的內容是從朋友處得知的。“
2月23日上午,在位於邳州城區的李口古玩玉器市場內,業戶們剛剛開始開門營業。所謂的市場,其實都是普通的民房。一條狹窄細長的街道兩邊,多為兩層的小樓。一樓是門面,樓上住家。幾乎每家的店面內,都有至少一台甚至多臺打磨機,工人們正忙著將玉器進行打磨拋光。
在一家店舖內,店老闆正在精心擦拭一套倣漢代玉車馬。問及“車馬”的價格時,老闆稱6塊錢。懂行者介紹,“6塊實際上是6萬元。”在另一家店舖,店內擺放著老舊的編鐘等物件,編鐘銹跡斑斑。“是老件嗎?”面對記者的提問,店老闆爽快地稱,“這些東西就是家裏做的,是仿製的編鐘,不是老件。”記者以買倣古玉器送人為由,與多家店舖的經營者進行交流。談及前段時間鬧得沸沸颺颺的“漢代玉凳”拍出天價一事時,聽者大都一臉的平靜。
“少見多怪,那東西就是邳州人造的,是贗品。”一家玉器店的老闆有點鄙夷地對記者説,“邳州倣漢代玉器全國知名,要達到以假亂真,在技術和工藝水準上根本不存在什麼障礙。”
在邳州有一個寶玉石行業協會,該協會會長汪如棉是上世紀70年代邳州玉雕廠的廠長,在邳州玉器行業浸淫40多年。在位於邳州城北的官湖鎮邳州寶石玉器城內,記者找到了汪如棉。而汪如棉主動提及,那件漢代玉凳是邳州一個年輕人造出來的。“在2010年製作的過程中,我還先後多次被請去指導,主要在造型和圖案設計方面提一些建議。”關於製造者的姓名,汪如棉一直沒有透露。不過他稱,造“漢代玉凳”的人就在邳州運河鎮向陽村。
邳州人李明(化名)從事玉器生意20多年。李明對記者稱,那套漢代玉凳確實來自運河鎮向陽村,是老虎玉器店的老闆趙軍(化名)製作的。“2010年他搞這件作品時,我去看過。這東西組裝的時候是用AB膠粘合到一起的。”
李明説東西完工後,被邳州幾個跑老件的人拿下,帶到了河北石家莊古玩交易市場,先後去了兩次才出手,價格260多萬元。李明稱,“趙軍本人並沒有賺到什麼錢。”
“這次事件後,在邳州確實形成了一股跟風熱,不少人出手加工製作倣古玉凳、倣古玉龍椅等。老虎玉器後來又做了一件倣古玉椅。”李明對記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