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稱目標不等於任務
在媒體曝光後,10月28日,重慶市教委召開新聞通氣會,再次強調農村戶籍大中專學生轉戶工作必須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規定,堅持自願原則,要求各大中專院校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以好政策吸引人,嚴禁將轉戶與學生畢業證書頒發、資助、獎學金和評優評先等掛鉤。
重慶市戶籍改革領導小組綜合協調組組長、發改委副主任徐強表示,市政府從未給各區縣等下達過轉戶目標,重慶市教委設立的10月底前轉戶率達到95%的目標,他認為,作為一項工作的推動,有個目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這個目標和獎懲機制聯繫到一起,“目標”就變成了“任務”和“指標”,違背了重慶市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初衷。
“我們推進任何一項工作都要設立目標,但是不能把它作為任務,如果作為任務層層下達,就會變味兒了。從市政府或者戶改辦的角度,給他一個目標去考核,和我們的初衷是違背的。”徐強説。
“現在大學生就業這麼難,大城市的房價這麼高,轉戶得到的那點補償根本沒法在城裏買房子,如果轉了戶口,自己就根本沒有退路了。”重慶某高校學生説,如果不轉戶籍,自己在大城市找不到工作,還可以回家創業。
重慶市已經為此做了一些政策準備,譬如通過在2020年前投建2000萬平方米政府公共租賃房,以低於市場租金40%的房租,租賃給該市的月收入低於2000元的群體。如果按每人30平方米的標準計算,這2000萬平方米公租房大致能解決67萬人的住房問題。
該市計劃在未來10年內,將1000萬農村人口轉為城市戶籍,如果2000萬平方米公租房這一基數不變,就意味著其中大致95%的轉戶農民只能自己通過購買商品房來解決住房問題。
重慶戶籍改革曾引來“政府看中了農民的土地”的質疑,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是很荒唐的一種判斷。(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