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裏的“電黃牛”……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潘家,看到全村近300戶,幾乎全是平房和樓房,而潘家只是4間舊瓦房。
“技術那麼好,如果幹些私活兒也不會窮到這地步。”村支書徐海彥説,“房子是1976年蓋的,4間房子3間漏雨。國富一個人在城裏工作,妻子是農民,父親長年臥病在床,他一個月工資2000多塊錢僅夠家裏的開支。”
記者走進屋子,只見除一部電話外,沒有一件現代電器。倒是梯子、鉗子等工具很齊全。村民們説:“傢夥”齊全,是為了義務幫助鄉親們。
“國富是從部隊轉業後1993年到縣電業局上班的,在鄉親眼裏他是全能義務電工。”鄰居、64歲的崔新崗説,十多個村子,無論誰家電路出故障,無論颳風下雨,喊一聲他立馬到。
村民余翠梅揩著眼淚説:國富出殯那天,家鄉上千人自發哭送。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西平縣城,一連走訪了多個居民區。居民們説:縣城只有3萬多戶,國富服務了十幾年,很多人都認識他;他“走”了,才猛然感覺到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電黃牛”。
城南街73歲的孤寡老人岳保芝説:“國富那娃子太懂事了,隔三岔五來一趟,查查俺家的線路,燈泡不亮了,自己掏錢買一個換上;線路老化了,自己買線重新給俺換。”
“國富有個習慣,給用電戶排除故障後留下自己的手機號,説不管啥時間打,都第一時間趕來。”廣宇超市經理裴成宇説,“一天深夜,我酒喝高了,趁酒興‘試’國富,誰知不到20分鐘,國富就趕來了。得知是試著玩兒的,國富很生氣,很認真地説,報假故障是浪費電力維修資源不道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