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高,黑紅臉龐,42歲的女農藝師吳瑞敏被同事們稱為“大姐”。她已經3年沒有領過工資,“就連生活費都沒有拿到一分錢”。
“沒拿到一分錢,那是因為她們不要啊。政府已經把錢撥下來了,她們就是不領。”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農業中心(即縣農業局——記者注)王副局長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解釋説。
與“大姐”一樣境遇的基層鄉村農技員,在樂亭縣一共有8位。她們都來自樂亭縣農業科技研究所。
“國家優質棉基地”的日暮
農科所距離樂亭縣城25里地。20年前,河北農業科學技術師範學院作物栽培專業的大專生吳瑞敏背著包,騎著自行車,到這裡報到。
“我們8名農技幹部,都是從莊稼院裏走出來的,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農民。畢業分配,我們希望留在縣城,但我們去了25里外的武園。即使如此,我們並沒有覺得‘悔不當初’。我們以農科所為家,紮根基層,安心工作,十幾年、二十來年,在農技推廣戰線辛勤耕耘,默默奉獻著青春。”
記者看到,農科所2007年1月上報縣裏的材料顯示,1982年~2000年,樂亭農科所作為重要參與單位,選育推廣了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遼棉9號、遼棉13號。1994年以來選育的“中棉39號”,至今仍在河北、江蘇、山西等地被推廣種植。
當地農民還記得,曾經每個收棉花的秋天,棉農的長隊能從收棉站的大屋一直排到百多米外的大門口,熙熙攘攘。一溜兒八九間的“棉檢室”、“棉農休息室”,常常坐滿了人。
約有足球場大的露臺上,“一排排堆的全是新收的棉花,堆得比人還高,要用梯子才能爬上去”。幾根兩米多高的粗鐵管橫亙全場,管身上分出支管,將大團的棉花吸進去,源源不斷地傳送到加工車間。車間是在1985年由農業部基地處投資60萬元、河北省財政廳投資70萬元建成的。它是河北省首家良種棉軋花廠及泡沫酸棉種加工車間。
而今,農科所大門敞開,兩米多高的院墻內空蕩蕩的,偶爾一兩聲鳥鳴,穿堂而過。“棉農休息室”玻璃破碎,門前雜草叢生,“鐵將軍”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