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哈藥總廠“怪味”侵擾居民 環保部門稱排污達標

時間:2009-08-04 10:26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提示

  哈藥總廠,哈爾濱的一張“名片”,利稅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近三成、每年銷售收入40多億元;此外,它帶給哈爾濱市民的,還有多年揮之不去的“藥廠怪味”。在城市GDP與市民健康面前,究竟該如何抉擇?根治“藥廠怪味”,究竟是“差錢”還是“差決心”?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怪味侵擾居民難入睡,多次反映問題未解決

  日前,記者驅車來到位於哈爾濱市學府路109號的哈藥總廠。當車行至幾個街區之外時,一股怪味便涌進車內。初聞稱不上刺鼻,但越聞越覺得噁心。

  “半夜經常會被藥廠排放的臭味熏醒。”學府路125號的食雜店店主告訴記者,他住在這裡多年了,附近居民每天都在忍受著,有條件的早都搬走了。

  據悉,哈藥總廠廠區始建於1958年,當時周邊是一片荒地,經過半個多世紀發展,附近除了密集的居民區外,還有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大學,以及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腫瘤醫院等大專院校和醫療機構。

  記者在藥廠異味四溢的污水處理區看到,和高聳的廢氣排放塔比肩的,是正在加緊施工中的某回遷高層住宅樓。回遷戶到時能住得安生嗎?記者心裏直打鼓。

  怪味隨風走,波及範圍遠不止周邊。“氣味早先是全天候的,現在大部分集中在晚上9點以後。”家住和興路沙曼小區的官女士説,小區離哈藥直線距離有5公里,每早一開窗就能聞到怪味。而她的工作地在龍塔附近,離哈藥足有10公里以上,也屬於怪味的“勢力範圍”。

  周邊居民對哈藥總廠排放出的這種異味深惡痛絕。家住南崗區保健路的李大媽告訴記者,“白天味還算淡的,等到半夜放氣,比廁所還臭呢,每次我們就像躲瘟神一樣,立刻關門關窗”。

  市民天天盼著怪味消散,卻一次次跌入失望谷底。

  哈藥總廠周邊居民、學校教師多年來多次找企業交涉,很多市民還通過“行風熱線”等渠道向環保部門反映情況,當地媒體平均兩年掀起一輪輿論監督熱潮,但一陣陣疾風過後,怪味卻依然濃郁。

  採訪中,很多居民都記得,兩年前,當地一家都市報根據市民反映,畫出了一張受怪味影響的城區示意地圖,非常直觀醒目,但“報紙都發黃了,問題還沒解決”。

  環保部門稱排污達標,深度治理卻怪味依舊

  對此,哈爾濱醫科大學曾專門做過一份關於“藥廠廢物排放對附近居民健康影響”的調研報告。

  調研結果反映,藥廠周邊學習、生活的人群表現出心理壓力大,情緒焦慮等症狀。

  去年以來,黑龍江省政協委員、哈醫大二院超聲科主任、博士生導師田家瑋教授也連續兩年分別聯合51名、47名政協委員進行聯名提案,分析了藥廠怪味的危害性,提出了整改、搬遷、核心部分搬遷等一系列建議。

  據專家介紹,治理藥廠怪味始終是世界性的難題。無論是中成藥、藥物製劑、化學制藥還是獸藥加工,在制藥工藝過程及廢棄物處理過程中,都會有排放物。制藥企業對於排放物中有機溶酶的治理卻一直沒有良好措施,這也是哈藥總廠怪味的根源所在。

  2007年8月,哈市環保部門對外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哈藥總廠處於城市上風向,向大氣散發的異味主要來自於盤尼西林車間産生的發酵氣味,以及污水處理過程中産生的硫化氫等揮發性氣體。

  當年,哈藥總廠確定了異味深度治理方案,投資近8000萬元分別對發酵氣味、蛋白烘乾氣味、污水處理廠靜態揮發臭氣等進行了治理。據稱,目前這些污染治理設施都已投入運作。

  可是,兩年過去了,藥廠怪味依舊,市民鬧心依然。

  哈藥總廠環保部的韓洪彬介紹,從生産過程來看,異味來源有三:

  一是藥品生産過程,二是廢水處理過程,三是發酵基質乾燥過程。生産過程是複雜的化學反應和生物發酵過程,其廢氣成分數以百計,很多成分至今不明,污染治理必然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

  據介紹,哈藥總廠主要産品為青氨類産品和頭孢系列産品,從污染佔比來看,前者佔四成,後者佔六成。兩年來,哈藥投資360萬元在3個盤尼西林車間分別安裝了10噸鹼液回收罐,通過“鹼洗法”以減輕車間內外盤尼西林氣味污染;投資500余萬元對污水處理廠産氣較重的蓄水池實施了封閉吸收處理。

  韓洪彬説,“污染的確減輕了,但人的嗅覺對惡臭氣體的靈敏度是ppb級,比儀器的ppm級還要高1000倍,即使除了九成的味,人的嗅覺感覺可能只少了一半。”

  在施工中的高濃度廢水預處理系統工地,韓洪彬告訴記者,這個投資1000余萬元的處理系統預計今年10月投産,可將不同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廢水在未混合之前,進行有針對性的分別處理。

  目前,企業治污正從末端治理向生産工藝延伸,正在改進中的包括酶法替代化學法、非接觸性基質乾燥等新型生産工藝,有望實現異味排放“明顯改觀”。

  針對市民“年初大冬會期間為啥就沒味”、“一來檢查的就停産”的質疑,韓洪彬認為純屬誤會。

  他説,大冬會期間個別車間純屬例行檢修,哈市環保部門對哈藥總廠每週有一次例行檢查,並通過線上監測系統24小時對廠區的污水和大氣排放情況進行監測。而且,企業生産過程是複雜的生物過程,環環相扣,停産一天損失數以千萬計,根本不可能隨便停産。

  近日,哈爾濱市環境監察支隊徵管三科在檢查中發現,儘管企業排污已經基本達到排放標準,但生産過程存在密閉不嚴等問題,導致異味不能充分被收集、處理。問題是老問題,但下達整改通知是“必須的”,他們要求企業在今年年末一定要消除怪味。

  80億至100億元的鉅額成本,讓搬遷決策難産

    在哈藥總廠盤尼西林廠房前,記者看到通往生産車間的大門四敞大開,怪味從裏面源源不斷地溢出。據了解,類似這樣無組織排放的氣體最讓企業頭疼。

  “有沒有辦法把怪味罩住呢?”

  “滿足各種技術規程的前提下收集氣體是最大難題。”韓洪彬説,企業生産不僅要考慮到環保,而且還要兼顧防火、防爆等其他要求,“上新設備審批週期長不説,現有廠房根本擺不下,甚至會妨礙消防通道。”

  一邊是老廠房、老工藝更新困難,怪味難以根除,一邊是居民視之為“眼中釘”,必欲拔之而後快。那麼,何不搬遷了事、另辟新天呢?

  網友“無奈啊”認為哈藥總廠應該走國內第一支盤尼西林生産企業——石家莊華北制藥的搬遷之路。多年來,石家莊市民也是被酸酸的“華藥味道”困擾。2008年,石家莊市規定城區內49家工業企業必須于2010年底前完成搬遷或轉型,其中就包括華北制藥。

  據知情者透露,哈藥的搬遷成本約在80億至100億元。鉅額成本由誰承擔,政府和企業各算各的賬,儘管企業近來四處選址,但決策遲遲下不來。

  有市民質疑,哈藥總廠的利稅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近三成,每年銷售收入40多個億,真就連個家也搬不了嗎?哈爾濱是“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但城市總不能只要GDP,不管老百姓生命健康吧?

  更有市民尖銳地指出,表面上是“差錢”,實質上是“差決心”。籠罩在城市上空的異味,考驗的是市民日漸疲憊的耐心,更拷問著企業和有關部門的責任心。(曹紅濤)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