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客家木偶戲:百年木偶 “非遺”之花 

時間:2009-07-01 13:36   來源:福建日報

   連城提線木偶戲迄今已有100多年曆史,源於清光緒二十四年該縣賴源鄉人徐象球在鄉里創辦的“老福星堂”提線木偶戲班,由於不斷吸收連城當地方言和連城民間藝術精華,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木偶戲藝術——連城客家木偶戲。

  1930年,徐象球的繼子、傳人徐傳華創辦了“汀連老福星木偶班社”,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作的現代戲《打武昌》劇目轟動漳州城;1952年,組建了“連城姑田木偶劇社”;1954年,演出傳統創作劇目《大名府》。1955年正月,徐傳華被選派上北京“懷仁堂”為國家領導人演出,為此,徐傳華被中國木偶藝術劇院譽為木偶大師,聘為教授。同年9月,徐傳華被文化部選派參加國家出訪團赴東歐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前蘇聯等國家訪問演出。後來,徐傳華表演的木偶戲《大名府》“過關”一折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成電影。1956年3月,連城縣木偶劇團正式成立。1969年9月,劇團被解散。1978年4月,連城縣木偶劇團重新復辦。

  連城客家木偶戲特色在於融合浙江、江西的提線技法,結合當地流傳的閩西唱腔和民間小調,有完整樂隊伴奏的板腔式,有目前我國提線木偶中塊頭罕見的近1米高的木偶,有“王乞佬”這一特有喜劇角色,加上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閩西漢劇方言化獨特唱腔,深受人們的喜歡,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特別是在復辦後的改革開放年代,連城客家木偶戲還引進了仗頭木偶、布袋木偶、皮影鬥法、水影場景等許多傳統和現代結合的新技術,形成了以《水漫金山》《大名府》《八仙鬧海》等60多個傳統劇目為主的350個亂彈聲腔系統劇目,從10多個偶人發展到70多個偶人、偶物,成員最多的時候達到20多人,使連城客家木偶戲得到保存、延續和發展。特別是徐傳華的嫡傳弟子、當代木偶藝術大師李明卿,獨創了讓木偶“假”寫成真的木偶書法繪畫技藝,受到藝術界同行讚譽,被認為是“世界首創”“神州一絕”,已作為“中華一絕”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線線連偶,十指絕藝。偶人身上的命根線、背線、左右腕線、腳線、肚線、腰線等長達0.5至1米,連線數量根據情節表演需要有16至36根不等,加上服飾道具,輕則2公斤,重則超過5公斤。演出時,師傅們必須隔著近2米高的中間景布,站在長5米、寬3米的高臺後面,隨著文場樂器中各班必備、必用的吊規和嗩吶等傳統樂器伴奏,在木偶戲高腔“傀儡腔”中進行表演,即一手持全長0.3米線板,另一手順著線路叉開五指將線條從懸結處往下捋,或將線條暫時固定在持線板的線夾上,以固定木偶的各種不同姿勢,如行走式、站立式、下跪式、騰躍式等;或用挑、抖等指法撥弄線條,讓偶人表演整冠、捋須、甩袖等各種擬人化形體動作,逼真如人。尤其是木偶進行耍葫蘆、換兵器、書寫繪畫等高難度的表演,獨具特色。一個劇本表演下來,大約要3個小時左右,而師傅們隨著劇目情節的更換才能得到片刻休息,連續提線半個小時以上是常事。

  百年風雨中,閩西曾有數十家民間木偶劇團的輝煌已不復存在,堅守連城客家木偶戲的連城縣木偶劇團原有19人,到現在只剩下7人,但他們10多年來艱苦守業,不斷創新技藝,被閩粵贛三省藝術家讚譽為“閩西一枝山花”。特別是近年來,從文獻古籍、演出儀式、唱腔樂器、戲神崇拜與木偶造型等幾方面考證,臺灣宜蘭地區的木偶戲屬於客家木偶系統,而連城客家木偶戲為傳播客家方言、文化,延續民族文化傳承,溝通海峽兩岸同胞感情,增進民族文化認同發揮了重要的橋梁作用,具有研究、保護與開發的價值,被列入省市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計劃,並作為客家特色表演引入到冠豸山旅遊産業中給予開發保存。今年5月31日,連城客家木偶戲正式被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並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申報階段。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