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拉薩6月29日電(記者胡星 李月)西藏農牧民家庭經濟條件好的評判標準在過去通常是牛多、羊多、房子好,然而,近幾年來隨著世界屋脊公路通車條件的改善和普通百姓家庭積累的增多,現在又多了一項標準--擁有私家車。
如今,越來越多的西藏農牧民購買了私家車,無論是在藏北草原,還是在藏南山區,農牧民駕駛私家車賓士在鄉村道路上已經成為一道尋常風景。
西藏浪卡子縣白地鄉農民洛桑土多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已經購買了兩輛汽車。他説,第一輛汽車是小貨車,當時主要是往返于拉薩到鄉里,為家裏的小商店採購貨物。隨著生意越做越大,現在購買了一輛東風牌卡車,專門為浪卡子縣的建築工地運輸施工材料。
洛桑土多説,以前沒有想過自己會擁有私家車,一來家裏沒錢,“汽車應該是有錢人坐的”。其次是家門口的土路“趕馬車都費勁,更別説開汽車了”。
近年來,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全國支援西藏力度不斷加大,農牧民通過發展特色農牧業,參與建築和旅遊等産業收入有了大幅提高。2008年,西藏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3176元,同比增長13.9%,連續6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勢頭。
收入增加了,農牧民購買汽車的願望也隨之迫切。洛桑土多説,今年準備再買一輛貨車繼續跑運輸,“現在開車跑運輸,一個月能掙7000多塊錢。汽車成了家裏主要的創收工具。”
西藏過去落後的交通狀況對汽車的進入造成了極大阻礙。據史料記載,西藏第一輛汽車是1907年江孜的英國商務代辦奧康納翻越喜馬拉雅山駛入的八馬力的克萊門特汽車。當時汽車開動時,備有一批牦牛隨在車後,以便途中車壞路阻時使用。
西藏如今的交通狀況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截至去年年底,西藏自治區公路通車總里程達51314公里,全區95%的鄉鎮和76%的建制村通公路,61%的縣通油路。去年,西藏共完成交通公路建設投資45億元,比上年增長8.25%,交通公路建設投資創歷史新高。
曾經風沙滾滾的土路,現在變成了柏油路。洛桑土多説,門前這條公路狀況的改善促使鄉里許多人購買汽車,去年一年,鄉里就有十幾戶家庭買了汽車。洛桑説:“有了車我們視野更廣闊。”
據西藏自治區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西藏全區汽車銷售比去年同期增長94.2%,西藏農牧民購買汽車熱情高漲。統計局專家認為,農牧民收入提高,加之近期國家出臺的一系列促進汽車銷售的政策和措施,提升了農牧民購車的熱情。
西藏汽車工業貿易總公司經理普布説,今年春節和藏曆新年期間公司的汽車脫銷,八成左右是農牧民買走的。現在一個月能賣出200多輛汽車。
2006年起,西藏民用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4萬輛,2007年則以14%的增速突破16萬輛。2008年,西藏民用汽車保有量更以近20%的增速達到了193000輛,不斷增長的數字背後蘊藏的是西藏經濟生活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悄然變遷。
“收入多了,道路好了,我現在不僅是想買新貨車,還想買轎車,買好車。”洛桑土多説。而隨著國家將直接購買輕型和微型載貨車納入“汽車下鄉”補貼範圍政策的出臺,雪域高原上將有更多的農牧民圓上他們的“汽車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