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動畫明星喜羊羊與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一起出現在開幕盛典的舞臺上。 當日,第15屆上海電視節在上海大劇院舉行開幕盛典文藝演出。本屆上海電視節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電視,讓生活更精彩”。為期5天的上海電視節是中國國內創辦最早的國際性電視節,主體內容包括“白玉蘭”獎評選、國際影視節目市場、國際新媒體與廣播電視設備市場、動畫項目創投會和“真實中國”導演計劃等。 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
新華網上海6月9日電 題:“喜羊羊”能成為中國的“唐老鴨”嗎?
新華社記者許曉青、肖春飛
卡通形象唐老鴨已經75歲了。在此間舉行的第15屆上海電視節上,唐老鴨的“家長”--美國迪斯尼公司參展國際影視節目交易市場,與之“對陣”的是今年春天在中國內地創下票房奇跡的本土動漫新秀“喜羊羊”。
一些中國動漫業人士不禁問:“喜羊羊”能成為中國的“唐老鴨”嗎?
“喜羊羊”走紅“生財有道”
2009年初,一部成本600萬元人民幣的國産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上映首日便達到800萬元票房,累計票房更是突破8000萬元,被影評人士稱為有史以來最“牛”的國産動畫影片。
中國的“喜羊羊”把好萊塢的《馬達加斯加2》《閃電狗》等同一檔期動畫大片遠遠甩在身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街頭,小觀眾看完電影,買一個“喜羊羊”毛絨玩具,成為新春一景。商場裏的兒童專櫃,更是充斥著“喜羊羊”的衍生産品。
作為影片的主要出品方,上海文廣集團影視劇中心副主任王磊説,《喜羊羊》系列作為電視動畫片,已經培養了大量小觀眾,當他們發現可以在大銀幕上和“老朋友”見面時,帶來的觀眾量級是“1+X”的幾何式增長,一位小觀眾通常會有一位甚至四五位家長、親屬陪同觀影。
《西嶽奇童》主創人員、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資深導演胡兆洪分析,“喜羊羊”的出現,給沉寂多年的中國動漫産業帶來了生氣。他説,從模式上分析,“喜羊羊”的走紅,有一些經驗可循。一方面“喜羊羊”花費數年時間通過電視螢幕培養了屬於自己的觀眾群,另一方面,超大規模投入的前期廣告宣傳,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與政府的大力扶持也分不開。
“喜羊羊”模式能否“複製”仍需經受考驗
“喜羊羊”是否有可能成為中國“唐老鴨”?業內人士有各種觀點。
有人認為,“喜羊羊”已經嘗試了“迪斯尼式”的美國行銷。根據“喜羊羊”的行銷理念,影片的主要出品方對宣傳推廣不遺餘力。上海文廣集團13個電視頻道、多個廣播頻率加之新媒體,大量播放宣傳片,使得電影即將上映的資訊深入人心。
王磊説,播出平臺與行銷資源的整合,本來就是文廣集團最應發揮的優勢,就如在好萊塢,迪斯尼利用旗下的迪斯尼專門頻道、ABC(美國廣播公司)等為其生産的電影大作推廣一樣,這是理所當然的。
胡兆洪則提出,“喜羊羊”的成功,是一件好事,從某種角度看,為中國動漫産業提供了行銷經驗,但與“唐老鴨”背後的“迪斯尼模式”,仍缺乏可比性。他説,一方面,“唐老鴨”等藝術形象根植于美國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以迪斯尼、夢工廠等為代表的動漫生産模式,經過長期累積,有其整合創意、設計和投融資的獨特産業鏈,而“喜羊羊”的模式能否在中國動漫産業內成功“複製”,仍需經受考驗。
中國互動娛樂企業盛大網路,長期關注“迪斯尼模式”的發展。盛大企業傳播總監諸葛輝對記者説,“打動人心”是迪斯尼成功的核心,迪斯尼的動畫形象根植于美國的文化土壤,同時也考慮了海外消費者的特點。
諸葛輝認為,“迪斯尼模式”對中國相關産業的啟示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用新技術、新模式打造新文化、傳播新文化,是一種企業責任,也是中國相關産業持續穩健發展的振興之路。
中國原創動漫期待“1+X”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喜羊羊”的成功令國內動漫産業界精神為之一振。在今年的上海電視節“聚焦動漫谷——動畫項目創投”活動中,有超過120部作品參與。
上海電視節組委會表示,相關活動旨在為中國原創動畫與資本投資方之間搭建溝通平臺,挖掘內地市場的創作潛力,開拓動畫片市場,打通整條動畫産業鏈。因此,今年還首次將“動畫項目創投”納入電視節的國際影視節目交易市場。
《功夫熊貓》導演馬克奧斯本曾提醒,如果説中國動漫人需要向好萊塢學習什麼,應該是如何表達一個有趣的故事。好萊塢講故事的方式並不是美國獨有的 方式,而是全世界都能通用的、娛樂的、吸引大家心靈的方式。
針對動漫産業的投資升溫現象,胡兆洪分析,耐心和冷靜對剛剛興起的中國動漫投融資市場顯得相當必要。他説,中國原創動畫仍需要足夠的發展時間和空間,當資本實力和文化實力相匹配時,或將涌現更多超越“喜羊羊”的動漫形象,他們根植于中國文化,進而走向世界。
顯然,中國動漫産業將不滿足於只充當世界動漫業的“加工廠”。上海電視節“動畫項目創投”組織方分析,從“喜羊羊”的“1+X”效應看,這是由觀眾群所引發出的巨大消費潛力,而中國原創動漫所期待的“1+X”效應,從長遠看,應是民族品牌佔領市場並走出國門,向海外輸出産品,傳播優秀的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