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5年500場:話劇《立秋》創造“舞臺奇跡”

時間:2009-06-04 08:5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太原6月3日電(記者李建平)在北京和煦的春風中,話劇《立秋》新近在國家大劇院迎來了第500場演出。5年來,話劇《立秋》走遍大江南北,紅透海峽兩岸,先後深入全國27個省區市、83個城市,行程13萬多公里,演出500場,以“一年百場”的密度,創造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話劇史上的“舞臺奇跡”。

  戲裏《立秋》用誠信自強打動觀眾

  話劇《立秋》是一部演繹“誠信”的故事:山西豐德“票號”馬洪翰家族在民國初年時局動蕩時,面臨生死考驗,依然堅持自強不息、誠信為本的精神操守,散盡萬貫家財,挽留信譽。 

  《立秋》的出品人、山西省話劇院院長賈茂盛介紹説,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立秋》在全國巡迴演出了近百場,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績。建設銀行河南分行、華夏銀行湖北分行、陜西的房地産公司等單位紛紛包場,鼓勵員工積極應對金融危機。

  一名武漢的觀眾在給劇組的信中寫道,“看完《立秋》,我心潮澎湃。《立秋》中講的是百年前傳統的金融業‘票號’遭遇到外國現代銀行業的嚴重威脅,其實就是一場現代意義上的金融危機。《立秋》折射的那種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敬業、誠信的商業精神,鼓勵著我積極面對金融危機。”

    記者了解到,在海峽兩岸的巡演中,各地觀眾使用最多的詞是“震撼”和“感動”,激發最強烈的共鳴是“誠信”,引發更多的是“思考”。在江蘇常州,常州移動分公司組織員工看過《立秋》後,把其所體現的晉商精神和本企業精神融為一體,他們把“做人、做事、做企業,勤奮、敬業、樹誠信”做成宣傳海報張貼在所有的營業廳裏。在南京,九家知名企業聯名發起“守善在誠、至臻為信”的誠信公約簽名倡導活動,其目的就是要把《立秋》所傳承的誠信為本的基本價值觀發揚光大。

  在臺灣演出時,故宮博物院做講解義工的曾女士,第一天看完演出後非常激動,第二天又專程帶著家人前來。她認為:“目前島內民眾對誠信政治、誠信經濟、誠信道德的渴望與日俱增,這部戲所弘揚的精神正好符合民眾的心理。”

  戲外《立秋》用忘我敬業打動演員

  話劇《立秋》問世以來好評如潮,在屢創高票房收入記錄的同時,以其思想性和藝術性,幾乎囊括所有國家級重大藝術獎項:2005年度-2006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獎”、文化部第十二屆“文華大獎”和“觀眾最喜愛劇目獎”、中宣部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特等戲劇獎、第九屆中國戲劇節“首屆中國戲劇獎優秀劇目獎”、第五屆全國話劇優秀劇目展演一等獎等。

  眾多獎項的背後,鮮為人知的是,《立秋》一劇誕生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創劇之初,為了使《立秋》取得最佳效果,賈茂盛三顧茅廬,邀請我國著名導演陳顒擔任本劇導演。陳顒為對方真誠所感動,在75歲高齡時,以忘我的工作狀態投入工作。

  令全體創作人員悲痛的是,在完成連排即將進行舞臺合成的當天下午,陳顒由於操勞過度、心力交瘁,在《立秋》座談會上講述自己思路時猝然離世,倒在了心愛的崗位上。《立秋》成為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的絕世遺作。

  而讓大家深為感動的是,陳顒的學生查明哲導演為完成恩師遺願,毅然擔起重任。在7天時間內,把一部自己完全陌生的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大型多場景歷史劇完成了合成,搬上了舞臺,《立秋》得以如期上演。

  《立秋》為何叫好叫座長演不衰

  《立秋》所弘揚的誠信做人,勤奮敬業的精神,真正走進了觀眾的心裏。這樣一部出自地方院團、沒有名角參演的話劇何以叫好又叫座?

  《立秋》首先從重視藝術規律方面花了心思。山西省文化廳副廳長竇明生説:“部分觀眾在聽到‘主旋律’作品時不屑一顧,甚至反感,原因是有些‘主旋律’作品為説教而説教,人性化的東西少了點,臉譜化的東西多了點,急功近利的思想多了點,所以老百姓不買賬。主旋律作品更要重視藝術規律,應當寓教于樂,出老百姓愛看的精品。”

  據《立秋》劇組介紹,圍繞《立秋》創作,從2002年11月7日初稿問世,到2004年最終定稿,國內知名專家藝術家反覆論證,9易其稿,反覆推敲能使觀眾情動於衷的情節,使得《立秋》凝重大氣,好看耐看,成為傳得開、打得響、留得下的精品劇目。

  為了取得觀眾滿意的效果,《立秋》還著重樹立觀眾意識。《立秋》的每一場演出都十分注重劇場效果和觀眾反應,把觀眾來信和網上的建議作為進一步修改的參考依據。

  《立秋》同樣注意樹立市場意識。賈茂盛告訴記者:“《立秋》與全國各地多家演藝仲介機構合作,通過讓文藝和旅遊攜手等一系列品牌推介活動,讓群眾樂意自己買票去看。”

  更為難得的是,《立秋》不僅只注重經濟效益,還採用了用商業演出的收入來補充優惠場的做法。《立秋》既有面對企事業單位的包場,也有針對青年學生的校園優惠場,還有針對低收入人群的特惠場,有針對子弟兵和家鄉父老的慰問場,讓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