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調查顯示26%年輕人已成或者希望成“畢婚族”

時間:2008-05-12 1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08年5月4日被北京某高校應屆畢業生王珊珊稱為“史上最幸福的一天”——那天,離畢業還有一個多月的她和男朋友小熊領了結婚證,正式成為“小兩口兒”。

  眼下,“先立業後成家”這句話在高校中的主流地位已經被撼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前腳跨出校園,後腳就邁入“圍城”,他們被冠以特殊的稱號——“畢婚族”,即“一畢業就結婚”之意。電視劇《奮鬥》的熱播,更是讓“畢婚族”備受矚目,劇中向南和楊曉蕓這對“80後”為了浪漫和虛榮而“閃電”結婚,開始了兩人跌跌撞撞的婚姻生活。

  現實中的“畢婚族”會和電視劇裏的一樣嗎?“80後”的婚姻生活又是怎樣?近日,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聯合搜狐教育開展了一項調查(1897人參加),結果顯示,有26%的人選擇了“是‘畢婚族’或者打算成為‘畢婚族’”,也就是説,每四個被調查者中,就有一個是“畢婚族”。

 

  2008年5月4日被北京某高校應屆畢業生王珊珊稱為“史上最幸福的一天”——那天,離畢業還有一個多月的她和男朋友小熊領了結婚證,正式成為“小兩口兒”。

  眼下,“先立業後成家”這句話在高校中的主流地位已經被撼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前腳跨出校園,後腳就邁入“圍城”,他們被冠以特殊的稱號——“畢婚族”,即“一畢業就結婚”之意。電視劇《奮鬥》的熱播,更是讓“畢婚族”備受矚目,劇中向南和楊曉蕓這對“80後”為了浪漫和虛榮而“閃電”結婚,開始了兩人跌跌撞撞的婚姻生活。

  現實中的“畢婚族”會和電視劇裏的一樣嗎?“80後”的婚姻生活又是怎樣?近日,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聯合搜狐教育開展了一項調查(1897人參加),結果顯示,有26%的人選擇了“是‘畢婚族’或者打算成為‘畢婚族’”,也就是説,每四個被調查者中,就有一個是“畢婚族”。

  畢婚,需要理由嗎

  “我們深愛著彼此,也一直為共同的目標而奮鬥,選擇結婚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在湖南大學讀書的時候,陳敬恩和耿倩一直是校園裏的“焦點人物”。他們的故事被奉為“經典”:大二開始談戀愛,大四的時候兩人一起被保送研究生,碩士畢業時又先後拿到了北京兩家著名IT公司的Offer(錄用通知)。和《奮鬥》裏那對“畢婚族”的衝動結婚完全不同,他們在一塊兒都快8年了,了解對方就像了解自己一樣,“現在又有了房子,為什麼不結婚呢?”陳敬恩説。

  並不是所有“畢婚族”的經濟條件都像陳敬恩小兩口那麼好,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婚姻的嚮往。“女孩子對婚姻對家庭都會有一種渴望吧。”雖然很清楚雙方家庭都不可能提供很好的經濟條件,北京師範大學研二學生小蓮還是計劃當一名“畢婚族”,“我們彼此都很了解,早結婚和晚結婚沒有什麼區別。北京房價這麼高,很可能5年之內我們都會租房住,但是沒關係,我願意和他一起扛。”

  在外交學院讀研的小趙也邁入了“圍城”。“雙方父母都很支援我們的婚事,我們倆都不是本地人,如果分開生活的話,生活負擔肯定比現在重得多。結婚不僅能相互照顧,還可以降低生活成本。”

  眼看就要畢業了,王珊珊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沒有留京指標,戶口就會被打回原籍,“要是等我的工作確定下來再結婚的話,戶口調來調去的會比較麻煩。正好趕上他單位分了套房子,我們就先領證啦。”但是珊珊並不認為這是促使他倆結婚的最大原因。“如果我們對對方不了解,感情沒有穩定,即使別的條件具備了,我們也不會想到結婚的事。”她補充説。

  為什麼選擇“畢婚”?調查顯示,37.1%的人是因為“大學時代培養的感情純潔,應當珍惜”,28.8%的人是出於“對婚姻的一種渴望”,26%的理由是“以免工作後太忙,無暇談婚論嫁”,還有17.6%的人表示“‘幹得好不如嫁得好’,與經濟實力好的人結婚,可以少奮鬥很多年”,為了“落實戶口等問題”的人有5%。

  “房子、孩子,結婚繞不過這兩個詞”

  “我是你的丈夫向南,我就是你的錢包,我就是你的生活舒適的工具,為了你的幸福,我時刻準備著!為楊曉蕓服務!”《奮鬥》中,向南的這句經典臺詞點燃了很多女孩子嚮往婚姻的小火苗。

  不過,當同樣的問題擺在現實生活中,情況就不一樣了,首先就是經濟問題。

  雙方家長出資交了首付,陳敬恩和耿倩才得以在望京有了自己的“小窩兒”。“每月還款6700元,加上物業費、水電費,還有日常的花銷,兩個人的工資也剩不下多少。”耿倩笑稱結婚後去商場,“都是從地下1層直升到5層,只逛超市和家居。越來越沒有OfficeLady(辦公室女郎)的范兒了!”

  前幾天,陳敬恩做了一個軟體開發項目,公司獎勵1.6萬元。耿倩打趣地問他準備拿多少錢給她買衣服。他卻説:“我想全部存銀行還房貸。”

  “房子、孩子,結婚繞不過這兩個詞,這都是需要豐厚物質基礎的。”外交學院研究生劉曉川儘管和男友十分恩愛,但她並不準備“畢婚”,“時機不成熟,靠兩個剛畢業的人的奮鬥,怎麼可能就有基礎了呢?”

  調查顯示,59.3%的人明確表示自己不會當“畢婚族”。其中,經濟基礎薄弱是最重要的制約因素,有53%的人選擇這一項。覺得“不利於職業發展”、“難以實現角色的轉化”和“難以協調各种家庭關係”的分別佔29.3%、29.1%和24.9%。有33.3%的人表示“還是要先立業後成家”。

  協和醫學院的研究生小周在本科剛畢業時就領了結婚證。他承認儘管兩個人“知根知底”,但是在剛結婚的時候還是有些不適應。“就説做家務吧,跟父母生活的時候,自己做得少。一結婚就不一樣了,不是你做就是我做,難免會有些摩擦、拌嘴什麼的。”

  “剛結婚的時候難以實現角色的轉變,從‘孩子’向‘人妻’、‘人夫’的轉變。”畢業于河北師範大學的“畢婚族”楊福尚説,剛開始上班的時候工作壓力很大,兩個人都是一大早出去,很晚才回來,一天説不上幾句話。“想想在學校雲淡風輕、你儂我儂的日子,恍若隔世一般。”楊福尚一臉的無奈。

  “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點是不容易找到,這需要兩個人多溝通,説出自己的想法,互相包容。”陳敬恩以前從不進廚房,有一段時間耿倩特別忙,天天回到家裏還要加班。看到丈夫回來,頭也不抬地説:“馬上給你做飯去。”可到晚上10點還不見行動。陳敬恩只好悶頭叫了“吉野家”。第二天,陳敬恩買來速凍水餃,第一次進了廚房,不會煮水餃,就蒸著吃,蒸好了再叫耿倩出來,還拿出洗好的水果説:“吃完再忙吧!”

  在調查中,40%的人認為“畢婚族”的婚姻和一般的婚姻沒有區別,13.6的人認為“畢婚”會比一般婚姻長久,22.9%的人對此持否定態度。

  “結婚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並不是只有‘畢婚族’會面對,其他家庭也會遇到,比如家務、家庭關係等。”在小蓮看來,所有的夫妻都要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兩個人相處,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成長。

  “其實面對未知的未來,每個人心裏都會處於一種不安穩的狀態,婚姻也並不一定就會永久,但是我們還是願意用愛情企望明天,用一紙婚書來給彼此承諾。”小蓮説。

  重要的是勇敢而清醒地愛與被愛

  陳敬恩認為,結婚以後要承擔的,不僅是對兩個人的責任,還有對三個家庭的責任。“開始工作了,該是自己付出的時候了,可買房子還是讓家長出了那麼多錢。逢年過節想給家裏點兒錢,卻總有囊中羞澀的感覺。”有時候,他也不禁會想,“都是先立業再成家,我怎麼業還沒立,就先成家了呢?”

  耿倩卻説,一塊兒立業有什麼不好呢?兩個人有共同的目標,可以互相幫助和照顧,沒有必要非要等到有基礎了再結婚。“即使家裏沒有提供房子之類的,我也一樣會選擇和你在一起。”

  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張超推崇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勞累了一天,想著繁華都市裏的萬家燈火,有一個窗口屬於自己,會覺得很溫馨。我們尚一無所有,但是至少還擁有愛情和婚姻。生活並不容易,但是至少還有愛人攜手共度。”

  在當今大學生心目中,立業和成家應該何者為先?調查顯示,45.6%的人表示會“先立業再成家”,表示“先成家再立業”的有15%。還有39.4%的人會視情況而定。

  當“畢婚族”初入職場,也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問題。一些大學生發現,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通常會傾向“未婚人士”,對於已婚暫無子女或新婚不久的員工會有所擔心,因為接下來生孩子、帶孩子等一系列問題都會影響工作。還有一些觀點認為,已婚的人容易封閉自己而不再追求進步,在工作上也不再表現得積極主動。用人單位常常會將需要熱情和活力的工作安排給負擔相對較輕的單身員工。

  調查中,當被問到“如果你是畢婚族,你會對同事隱瞞你的婚姻狀況嗎?”表示完全不會的有69.5%,也就是説有超過三成的人會選擇在工作中隱瞞自己的婚姻狀況,成為“隱婚族”。

  王珊珊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找工作,她發現有些用人單位招聘時對女孩子結婚的問題特別敏感,已婚的基本上不會錄取。“但是我不會隱瞞自己已經結婚了。我寧可不要這份工作,也不會為工作而改變我的生活狀態。”

  雖然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但是有小熊在身邊,王珊珊就覺得有無窮的勇氣。“重要的是我每一刻都在認真生活,勇敢而清醒地愛與被愛,兩個人相互扶持走下去,這就是我要的幸福!”(王聰聰、劉嘉楠)

  畢婚,需要理由嗎

  “我們深愛著彼此,也一直為共同的目標而奮鬥,選擇結婚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在湖南大學讀書的時候,陳敬恩和耿倩一直是校園裏的“焦點人物”。他們的故事被奉為“經典”:大二開始談戀愛,大四的時候兩人一起被保送研究生,碩士畢業時又先後拿到了北京兩家著名IT公司的Offer(錄用通知)。和《奮鬥》裏那對“畢婚族”的衝動結婚完全不同,他們在一塊兒都快8年了,了解對方就像了解自己一樣,“現在又有了房子,為什麼不結婚呢?”陳敬恩説。

  並不是所有“畢婚族”的經濟條件都像陳敬恩小兩口那麼好,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婚姻的嚮往。“女孩子對婚姻對家庭都會有一種渴望吧。”雖然很清楚雙方家庭都不可能提供很好的經濟條件,北京師範大學研二學生小蓮還是計劃當一名“畢婚族”,“我們彼此都很了解,早結婚和晚結婚沒有什麼區別。北京房價這麼高,很可能5年之內我們都會租房住,但是沒關係,我願意和他一起扛。”

  在外交學院讀研的小趙也邁入了“圍城”。“雙方父母都很支援我們的婚事,我們倆都不是本地人,如果分開生活的話,生活負擔肯定比現在重得多。結婚不僅能相互照顧,還可以降低生活成本。”

  眼看就要畢業了,王珊珊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沒有留京指標,戶口就會被打回原籍,“要是等我的工作確定下來再結婚的話,戶口調來調去的會比較麻煩。正好趕上他單位分了套房子,我們就先領證啦。”但是珊珊並不認為這是促使他倆結婚的最大原因。“如果我們對對方不了解,感情沒有穩定,即使別的條件具備了,我們也不會想到結婚的事。”她補充説。

  為什麼選擇“畢婚”?調查顯示,37.1%的人是因為“大學時代培養的感情純潔,應當珍惜”,28.8%的人是出於“對婚姻的一種渴望”,26%的理由是“以免工作後太忙,無暇談婚論嫁”,還有17.6%的人表示“‘幹得好不如嫁得好’,與經濟實力好的人結婚,可以少奮鬥很多年”,為了“落實戶口等問題”的人有5%。

  “房子、孩子,結婚繞不過這兩個詞”

  “我是你的丈夫向南,我就是你的錢包,我就是你的生活舒適的工具,為了你的幸福,我時刻準備著!為楊曉蕓服務!”《奮鬥》中,向南的這句經典臺詞點燃了很多女孩子嚮往婚姻的小火苗。

  不過,當同樣的問題擺在現實生活中,情況就不一樣了,首先就是經濟問題。

  雙方家長出資交了首付,陳敬恩和耿倩才得以在望京有了自己的“小窩兒”。“每月還款6700元,加上物業費、水電費,還有日常的花銷,兩個人的工資也剩不下多少。”耿倩笑稱結婚後去商場,“都是從地下1層直升到5層,只逛超市和家居。越來越沒有OfficeLady(辦公室女郎)的范兒了!”

  前幾天,陳敬恩做了一個軟體開發項目,公司獎勵1.6萬元。耿倩打趣地問他準備拿多少錢給她買衣服。他卻説:“我想全部存銀行還房貸。”

  “房子、孩子,結婚繞不過這兩個詞,這都是需要豐厚物質基礎的。”外交學院研究生劉曉川儘管和男友十分恩愛,但她並不準備“畢婚”,“時機不成熟,靠兩個剛畢業的人的奮鬥,怎麼可能就有基礎了呢?”

  調查顯示,59.3%的人明確表示自己不會當“畢婚族”。其中,經濟基礎薄弱是最重要的制約因素,有53%的人選擇這一項。覺得“不利於職業發展”、“難以實現角色的轉化”和“難以協調各种家庭關係”的分別佔29.3%、29.1%和24.9%。有33.3%的人表示“還是要先立業後成家”。

  協和醫學院的研究生小周在本科剛畢業時就領了結婚證。他承認儘管兩個人“知根知底”,但是在剛結婚的時候還是有些不適應。“就説做家務吧,跟父母生活的時候,自己做得少。一結婚就不一樣了,不是你做就是我做,難免會有些摩擦、拌嘴什麼的。”

  “剛結婚的時候難以實現角色的轉變,從‘孩子’向‘人妻’、‘人夫’的轉變。”畢業于河北師範大學的“畢婚族”楊福尚説,剛開始上班的時候工作壓力很大,兩個人都是一大早出去,很晚才回來,一天説不上幾句話。“想想在學校雲淡風輕、你儂我儂的日子,恍若隔世一般。”楊福尚一臉的無奈。

  “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點是不容易找到,這需要兩個人多溝通,説出自己的想法,互相包容。”陳敬恩以前從不進廚房,有一段時間耿倩特別忙,天天回到家裏還要加班。看到丈夫回來,頭也不抬地説:“馬上給你做飯去。”可到晚上10點還不見行動。陳敬恩只好悶頭叫了“吉野家”。第二天,陳敬恩買來速凍水餃,第一次進了廚房,不會煮水餃,就蒸著吃,蒸好了再叫耿倩出來,還拿出洗好的水果説:“吃完再忙吧!”

  在調查中,40%的人認為“畢婚族”的婚姻和一般的婚姻沒有區別,13.6的人認為“畢婚”會比一般婚姻長久,22.9%的人對此持否定態度。

  “結婚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並不是只有‘畢婚族’會面對,其他家庭也會遇到,比如家務、家庭關係等。”在小蓮看來,所有的夫妻都要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兩個人相處,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成長。

  “其實面對未知的未來,每個人心裏都會處於一種不安穩的狀態,婚姻也並不一定就會永久,但是我們還是願意用愛情企望明天,用一紙婚書來給彼此承諾。”小蓮説。

  重要的是勇敢而清醒地愛與被愛

  陳敬恩認為,結婚以後要承擔的,不僅是對兩個人的責任,還有對三個家庭的責任。“開始工作了,該是自己付出的時候了,可買房子還是讓家長出了那麼多錢。逢年過節想給家裏點兒錢,卻總有囊中羞澀的感覺。”有時候,他也不禁會想,“都是先立業再成家,我怎麼業還沒立,就先成家了呢?”

  耿倩卻説,一塊兒立業有什麼不好呢?兩個人有共同的目標,可以互相幫助和照顧,沒有必要非要等到有基礎了再結婚。“即使家裏沒有提供房子之類的,我也一樣會選擇和你在一起。”

  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張超推崇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勞累了一天,想著繁華都市裏的萬家燈火,有一個窗口屬於自己,會覺得很溫馨。我們尚一無所有,但是至少還擁有愛情和婚姻。生活並不容易,但是至少還有愛人攜手共度。”

  在當今大學生心目中,立業和成家應該何者為先?調查顯示,45.6%的人表示會“先立業再成家”,表示“先成家再立業”的有15%。還有39.4%的人會視情況而定。

  當“畢婚族”初入職場,也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問題。一些大學生發現,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通常會傾向“未婚人士”,對於已婚暫無子女或新婚不久的員工會有所擔心,因為接下來生孩子、帶孩子等一系列問題都會影響工作。還有一些觀點認為,已婚的人容易封閉自己而不再追求進步,在工作上也不再表現得積極主動。用人單位常常會將需要熱情和活力的工作安排給負擔相對較輕的單身員工。

  調查中,當被問到“如果你是畢婚族,你會對同事隱瞞你的婚姻狀況嗎?”表示完全不會的有69.5%,也就是説有超過三成的人會選擇在工作中隱瞞自己的婚姻狀況,成為“隱婚族”。

  王珊珊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找工作,她發現有些用人單位招聘時對女孩子結婚的問題特別敏感,已婚的基本上不會錄取。“但是我不會隱瞞自己已經結婚了。我寧可不要這份工作,也不會為工作而改變我的生活狀態。”

  雖然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但是有小熊在身邊,王珊珊就覺得有無窮的勇氣。“重要的是我每一刻都在認真生活,勇敢而清醒地愛與被愛,兩個人相互扶持走下去,這就是我要的幸福!”(王聰聰、劉嘉楠)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