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不是校門口那個飯店的老闆嗎?咋還來上課啊?”在去教室的路上,一個女生拍了拍孔德永的肩膀問道。“我還是學生,還沒畢業。”小孔憨憨地笑了笑。
在中原工學院,孔德永這個來自東北的小夥子可是全校的風雲人物,不僅僅因為他曾是班長、學生會幹事,更因為他是全校創業最成功、目
前身價最高的在校學生。
一切都從練攤賣手套開始
孔德永所在的中原工學院新校區,位於鄭州縣級市新鄭的郊區,周邊設施還不健全,所以,一到換季,同學們平時都是趁週末坐一個小時公交車進市區瘋狂採購。
2004年11月,冬日的寒風一如往年地搞起了突然襲擊,許多同學因為還沒來得及準備入冬的衣物都挨了凍。看著校園裏抱臂、縮手、行色匆匆的同學,一直想創業掙錢的大一新生孔德永有了第一個點子——賣手套。小孔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宿舍好友的贊助和支援,他帶著東拼西湊借來的50元錢,趁週四下午沒課去市區批發了30雙漂亮時尚的手套。週末兩天,在好友的幫助下,小孔賣掉了所有手套,還上借來的錢後,他賺了50元。
“我們學的是市場行銷,在擺攤時還充分實踐了所學的理論知識。比如選址,我們把小攤擺在校門口到進市公交車站牌的必經之路上,人流量大,目標客戶集中;再比如行銷方式,我們專挑並肩走的男女推銷,他們大多可能是情侶,只要是女生看上的,男生顧面子也會買下。”談起當年練攤的經驗,小孔興奮不已。
第一次“創業”成功後,孔德永信心倍增,放開手腳開始賺自己的生活費。冬天賣棉被,中秋賣月餅,黃金周搞旅遊,新生開學賣生活用品,給軍訓新生有償拍照……一年後,孔德永已經攢下了1.4萬元。
行銷知識搞活“地下”小飯館
2005年夏天,身為班長和學生會成員的小孔跟老師到湖北搞調研。他發現湖北一些高校附近,許多飯館都是在校學生自己開辦的,而且生意都很不錯。“咱們學校比較偏,但附近4所高校有4萬多名學生,而且校門口的飯店沒有飽和,所以再開飯店還是有可能贏利的。”小孔暗自盤算。
那天晚上,孔德永急切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帶隊的輔導員王老師。足足沉默了10分鐘後,王老師的態度從起初的反對變成了支援。但孔德永的父母卻遠不如王老師這般開明,他們甚至激動地説出了斷絕關係的狠話。家裏唯一支援小孔的就是做廚師的表哥,他專程從東北老家趕到鄭州幫小孔。在合夥人兼好友賈紅亮提供的8000元資助下,他們以一年近3萬元的價格,租下了學校附近一個200平方米的地下室。辦好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消防許可證,招聘了雜工、服務員,2005年9月1日,孔德永和賈紅亮的龍泉飯莊開業了。
第一天的營業情況小孔至今仍記憶猶新,當天營業額為428元。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可讓小孔沒想到的是,之後的兩三天,飯店一直鮮有人光顧。
根據行銷所學知識,小孔和好友們一起設計了調查問卷,在校園裏散發,調查結果顯示,由於小孔的飯店開在校門外飯店相對集中的街道,並且在地下室,沒有明顯的標識,參加調查的同學80%都不知道飯店的存在。
於是,小孔連夜趕制了一個霓虹燈和一個3.8米長的條幅,並在校內大學生交流平臺上發宣傳帖,舉行開業酬賓返代金券活動、過生日送禮物等促銷活動。宣傳效果確實很明顯,半個月後,飯店每天的營業額達到了1000元左右。
創業經歷是他們一生的財富
創業很艱辛,難免會佔用學習上的時間,飯店開業一個月後,小孔就辭去了學生會的工作。再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小孔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對小飯店進行了管理改革,飯店漸漸步入正軌。現在,即使他們幾天不到飯店,經營也不會出現問題。
2006年3月份,孔德永租下了龍泉飯莊旁邊一個120平方米的房子,開起了東北家常菜館。當年夏季,小孔又在店外的空地上搞起了大排檔,生意最紅火時一個月能掙七八萬元。積累以前的創業經驗,2007年9月,孔德永的川王府火鍋店在學校附近又正式開門營業了。
2007年11月,從沒出過遠門的孔德永父母,第一次坐飛機來鄭州看望兒子。僅僅過了3年,當初那個上學都要申請助學貸款的窮小子,搖身一變成了校園“巨富”,讓二老幾次激動落淚。
現在,孔德永已經是全校最能掙錢的學生了。當初的合夥人賈紅亮,已經憑藉著這段創業經歷脫穎而出,被湖北一著名企業錄取為安檢師,享受每年6萬~15萬元的年薪。雖然到府要小孔的企業也有不少,可他都拒絕了。他打算儘快還完助學貸款後,將店交給家裏人打理,自己去大型的餐飲服務業鍛鍊學習後,再繼續創業。(韓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