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選舉觀察:非凡的“第一次”

2012年01月17日 09:1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月17日消息 臺灣地區新一屆領導人和民意代表選舉落幕了。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以領先近80萬票、51.6%的得票率獲得連任,國民黨贏得民意機構113個席次中的64席。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的得票率為45.6%,只比2008年陳水扁倉皇下臺、民進黨最低潮時的得票率高出不到4個百分點。 

  這樣的結果,或許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因為,近一年來島內幾乎所有的民調都持續顯示,馬蔡兩人支援度一直相差無幾。直到投票前夕,臺灣媒體都還以“高度緊繃”描述膠著的選情。 

  當選舉結果揭曉,撲朔迷離的局面一夜之間豁然敞亮,人們其實應該發現,這場選舉的結果,正在情理之中。 

  臺灣的選舉,交織著各種政經社會因素的複雜互動,其中歷來包括兩岸關係因素。這一次,兩岸因素仍然沒有缺席,但卻呈現出遠不同於以往的獨特作用和重要意義。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得人心   阻絕民進黨“仇中”煽動 

  曾幾何時,臺灣的選舉中充斥著對大陸極力“污名化”的攻擊,充溢著蓄意煽動下對大陸的敵意。每逢大選,民進黨等“臺獨”勢力都把挑動對大陸仇視、製造兩岸衝突,作為自己獲取選票的法寶,食髓知味,百般操弄。 

  這一次的選舉,面臨的情勢已然大變。臺灣在兩岸關係明顯改善和發展的背景下進行大選,這是第一次。 

  近幾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一系列重大積極進展,成果斐然。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協商,相繼簽訂16項協議,涉及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郵政合作、食品安全、雙向投資、共同打擊犯罪和司法互助,金融、漁業勞務、農産品檢驗與檢疫、産品標準計量檢測與認證、智慧財産權保護、經濟合作、醫藥衛生合作、核電安全......每一項,都與兩岸民眾的福祉和需求息息相關。 

  兩岸全面直接“三通”的實現,讓臺灣海峽成為兩岸人民頻繁往來的大通道。兩岸各界各領域交流蓬勃興起,使同胞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呈現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支援兩岸對話協商和開展交流合作,日益成為臺灣民意的主流。和平穩定、良性互動、互利雙贏,不斷深入人心。和平發展,成為兩岸關係的主題。 

  在這種情勢下,如何穩定和發展兩岸關係,成為這次臺灣選舉的三組參選人必須回答的問題。馬英九和國民黨著力宣傳改善兩岸關係給臺灣帶來的“和平紅利”。蔡英文和民進黨也不得不收斂以往那套挑釁大陸、操弄“悲情”的手法,聲稱上臺後“不會採取極端或激進路線”,要與大陸“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建立“和平穩定互動架構”。 

  在人們的記憶裏,兩岸議題作為正面因素出現在臺灣大選中,這是第一次。 

  是否承認“九二共識”  成為選戰終盤的焦點議題 

  對於如何實現兩岸關係穩定發展,民進黨與國民黨的主張顯然大相徑庭。蔡英文聲稱,要在多邊框架下處理兩岸關係,“由世界走向中國”;“九二共識”並不存在,應當在“臺灣共識”基礎上與大陸商談。至於什麼是“臺灣共識”,如何達成“臺灣共識”,怎樣“由世界走向中國”,蔡英文始終説不清楚。她明確表達的,就是兩岸“一邊一國”,不接受“九二共識”。 

  馬英九則指出,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商談,改善了兩岸關係,帶給臺海地區前所未有的和平,帶給臺灣諸多利益,讓臺灣的企業和民眾受益。他強調,ECFA為臺灣産品打開了大陸市場,為兩岸經濟合作鋪就了道路;“九二共識”構建了兩岸協商的重要基礎。一旦捨棄這些,兩岸關係將重陷緊張和不確定狀態,臺灣經濟發展和民眾福祉都會受到影響。按照民進黨和蔡英文的那一套,勢必會將臺灣帶進高風險區域,受到歐債危機和兩岸衝突的雙重影響,如同遭到來自左右兩列火車的猛烈撞擊。 

  隨著選戰逐漸白熱化,馬、蔡之間兩岸政策的交鋒更加激烈。認同還是否定“九二共識”,成為選戰最後關頭的聚焦點。雙方的立場清楚地呈現在臺灣民眾面前。 

  在臺灣選舉滿是“口水”、“泥巴”的混戰中,圍繞“九二共識”的交鋒,向民眾提供了一個理性思辨的空間,顯得那麼清新而寶貴。 

  “九二共識”以空前的曝光率,持續頻密出現在臺灣各大媒體,幾乎家喻戶曉。這種情況,前所未有。將“九二共識”推向選戰舞臺中央的,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澎湃潮流。 

  支援“九二共識”  選戰中最響亮的口號 

  不少臺灣民眾或許並不了解“九二共識”的確切內涵,但他們已經從這幾年鮮活的現實中看到:有了“九二共識”,就具備了兩岸協商的前提,就奠定了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基礎。“九二共識”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打開了大門,展現出寬廣的前景。 

  臺灣的《旺報》響亮地告訴公眾:“九二共識”就是“兩岸一家人的共識”。如果兩岸不是一家人,臺灣怎麼可能獲得ECFA提供更優於WTO的經貿條件?雖然兩岸政治制度不同、價值觀有差異,但沒有理由認為對方是外國人。 

  《聯合報》指出:評價“九二共識”,不能只見到ECFA等經貿交流的利益,更應看到它所創造的兩岸和平紅利及友善環境;“九二共識”不但是兩岸關係的總開關,其實也是臺灣內外整體政經情勢的變壓器。 

  面對“九二共識”這個“總開關”和“變壓器”,臺灣民眾顯示出了集體理性。 

  於是人們看到,臺灣南部的農民、漁民站了出來,銷售茶葉、小吃和鳳梨酥的商販站了出來,導遊、計程車司機、飯店經理人站了出來,代表著數以萬計企業員工的四大工商團體和中小企業總會站了出來,一大批著名企業家、宗教界和教育界人士也紛紛站了出來。他們沒有呼叫著候選人的名字,聲嘶力竭地高喊“凍蒜!”,而是異口同聲、堅定明確地表示:支援“九二共識”。 

  這是這次選舉中最嘹亮、最激越的口號。它來自各行業、各階層,來自臺灣的北、中、南部,代表著沛然莫之能禦的民意,營造了馬英九最終勝選的最大聲勢。 

  這是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的第一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對臺灣社情民意的影響,在這個時候,以這樣一種獨特方式顯現出來。 

  “九二共識”與“一邊一國”的較量 

  這次選舉中,國民黨和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交出了迥然不同的答卷。一個是反對“臺獨”、認同“九二共識”,與大陸構築起政治互信和對話協商的基礎,帶來臺海和平環境、同胞交流合作、人民安居樂業。另一個則是以虛妄的“一邊一國”和空洞的“臺灣共識”,拼湊著支離破碎的圖景。 

  兩條道路,兩種前景,是非真假,一目了然。這就是為什麼,漫長的選戰雖然混沌,而最終的結局卻在情理之中。 

  支援“九二共識”——這種選戰中不同於以往的聲音,已超越了所謂藍綠陣營和“挺誰”不“挺誰”。人們要“挺”的,無非是自己的幸福安樂,臺灣的發展榮景,臺海的和平,下一代的前途,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未來。 

  基於這些理由的情義相挺,是真正的愛臺灣。 

  擺脫扭曲的劣質政治   讓“我是中國人”正常回歸 

  曾幾何時,“愛臺灣”這個口號似乎成了“臺獨”勢力的獨攬專利,在選舉中,它往往成為民進黨刺向異己的利器。 

  這一次,就在民進黨和蔡英文把“以民主方式凝聚臺灣共識”高唱入雲、同時又大肆攻擊馬英九和國民黨“傾中賣臺”之際,臺灣《工商時報》題為“説自己是中國人,就是臺灣的叛徒?”的社論,發出了尖銳而深沉的質問,令人動容。 

  社論指出:在政治人物不斷操弄下,臺灣看似尊重了民主、多元化與包容的價值,實際上成了更為民粹、更為狹隘、更容不下異己之見的圍城。島內所有涉及大陸的符號,都失去了正當性,甚至被硬生生地烙上了“叛徒”的印記。臺灣人不再敢公開承認自己的中國血緣,不敢説自己是中國人,這不是民主的進步,而是臺灣的倒退。社論強烈呼籲,停止使用“傾中賣臺、叛徒”這些低廉傷身的迷幻藥,重新還給臺灣一個沒有叛徒指責的自由空氣,讓臺灣人不必再害怕説出“我是中國人”。 

  這種震聾發聵的吶喊,是對臺灣沉淪的劣質政治痛心疾首的譴責,是對“臺獨”勢力長期的思想暴力壓制奮起反抗的大聲怒喝。它揭穿了“臺獨”勢力慣用的醜惡手段----將臺灣人與中國人分割、對立,將臺灣人民驅逐出中華民族大家庭。 

  在臺灣社會經歷了多年來“去中國化”的摧殘後,在“臺獨”思想貽害至深的環境中,“我是中國人”這樣的聲音鏗然響起,格外動人心弦。 

  這個聲音,原本就應當是天然的、坦蕩的、自豪的、無懼的。 

  伴隨著“我是中國人”這個聲音在臺灣再度響起,必然是正常的理性和人性回歸,被撕裂和扭曲的身份認同得到修復,也必然會不斷加深兩岸一家人的手足情感和共同的家園意識。 

  人們不會忘記,民進黨和陳水扁進行推動“入聯公投”的“臺獨”冒險,遭到了徹底失敗。時至今日,民進黨和蔡英文否定“九二共識”,兜售裹藏著“一邊一國”主張的“臺灣共識”,玩弄攻擊對手“賣臺”的伎倆,再度以失敗告終。這再一次表明,不管“臺獨”以什麼形式出現,它終究是根本行不通的。 

  選戰的硝煙正在散去,吶喊的激情也會消退。人們需要進一步體味,超出這次選舉本身的豐富意義。 

  讓我們再一次傾聽臺灣同胞發出的真摯心聲:“愛臺灣,愛中國,反貪腐,追求社會正義,這些都是彼此相輔相成的普世價值,是臺灣兩千三百萬人以及中國十三億人共同認同的價值,我們愛護臺灣這塊土地,也必然要維護我們的中國血緣與文化傳承,只有在幾千年中華文化的基礎上,我們今天珍惜的一切才有立足的土壤,傳承到臺灣的這一群中國人,才有昂首闊步的藍天綠地。” 

  事實告訴人們,臺灣社會正在擺脫“臺獨”勢力的裹脅和思想魔瘴,已經找到並且走上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給臺灣人民帶來希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寄希望於臺灣人民。(文迪)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