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李炳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中華兒女重要課題

2007年07月17日 08:0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李炳才致辭

  台灣網7月17日西寧消息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李炳才16日出席在西寧召開的第十二屆中國現代化學術研討會時指出,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對兩岸同胞有利,對中華民族長遠發展有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擺在所有中華兒女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反對“臺獨”分裂行徑,兩岸同胞責無旁貸!

  李炳才指出,去年四月,胡錦濤總書記提出“和平發展理應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主題,成為兩岸同胞共同為之奮鬥的目標”的重要主張,展現了我們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的誠意,指明瞭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去年我們與國民黨有關方面先後共同舉辦了兩岸經貿論壇、兩岸農業合作論壇及系列活動。今年四月,我們又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連續推出了40多項促進兩岸交流交往與合作的政策措施,進一步為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創造有利條件,展現了為臺胞謀福祉的誠意和善意。

  去年一年,兩岸人員往來繼續增長,據統計,臺胞來大陸有441.3萬人次,同比增長7.4%,大陸赴臺24.3萬人次,增長40.5%,2006年兩岸貿易總額達1078.4億美元,同比增長率18.7%,大陸進口臺灣貨品總值871億美元,增長16.6%,大陸貨品輸入臺灣207.4億美元,增長25.3%,臺灣獲得順差663億美元。截止到今年四月,臺胞來祖國大陸累計超過4380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人數達147萬人次。截止到今年第一季度,兩岸間接貿易額累計已達6295.2億美元,大陸為臺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和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大陸有關方面累計批准臺資項目72734項,實際利用臺資442.5億美元,兩岸各項交流進一步發展。今年6月15日至6月22日,兩岸首次端午節包機順利完成,為廣大臺胞返回臺灣與家人團聚提供了便利。

  李炳才説,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近二十年,兩岸文化交流一直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促進中國現代化學術研究基金會本著發揮兩岸學者的聰明才智,促進兩岸學術交流與合作,探討中國現代化順利發展之路的願望,已共同舉辦了十一屆中國現代化學術研討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落實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堅定不移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鬥。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需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也需要學習和吸收世界的優秀文明成果,需要借鑒各方面的經驗。

  他表示,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最大的共識,也是擺在所有中華兒女面前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的交流與合作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穩定方向發展的勢頭很強。

  李炳才指出,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反對“臺獨”面臨的形勢仍然是嚴峻的、複雜的,陳水扁當局繼續執意推進激進的“臺獨”路線,加緊推動“臺獨”分裂活動。陳水扁當局不回顧臺灣輿論的譴責和國際社會的反對,加緊推動舉辦“以臺灣名義申請聯合國”的“公投”。這是陳水扁當局以“公投”方式謀求改變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現狀,走向“臺灣法理獨立”的重要步驟,也是一種變相的“統獨公投”。這是當前臺海和平穩定面臨的最嚴重、最危險、最緊迫的問題。這一事態如果發展下去,必將嚴重衝擊兩岸關係,嚴重損害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嚴重危及臺海地區乃至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我們一直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構建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光明前景。同時,我們也絕不會容忍“臺獨”,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兩岸同胞是兄弟姐妹,沒有人比我們更希望共促合作,共謀發展。共同反對“臺獨”分裂行徑,兩岸同胞責無旁貸。

  李炳才説,海協是大陸方面受國務院臺辦授權,協助有關方面促進海峽兩岸各項交往和交流,處理兩岸同胞交流交往中的問題,維護兩岸同胞的正當權益的民間團體。多年來,海協秉持推動兩岸交流,維護兩岸同胞合法權益的宗旨,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了大量工作。僅去年海協就接受有關部門的委託,處理了1000多件涉及維護兩岸同胞合法權益的事務,邀請並接待了大量訪問團組來大陸訪問,增進了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促進了兩岸同胞的感情融合。海協願意與認同“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臺灣各界人士加強交流、開展合作,促進兩岸關係的發展。

  李炳才表示,兩岸同胞同根同祖,命運相聯,民族復興是我們的共同期盼,我們衷心祝願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團結共進,共創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文萃)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