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深度】高市涉臺挑釁言論引火燒身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 李萌 鄭璇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王軍】編者的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臺謬論引發的連鎖反應仍在持續:11月19日,東京股市兩大股指繼續下探,資生堂等與中國市場相關的股票反彈乏力;日本旅遊業與零售業經營者面對可能到來的“寒流”憂心忡忡。有分析認為,中方反制措施或將令本已步履蹣跚的日本經濟陷入衰退。包括日本在內的多國學者和媒體認為,高市言論不僅灼傷中日關係根基,更對區域和平發展構成多重威脅。在“高市狂言的謬誤與危險”深度認知係列報道下篇中,我們將深入解析高市狂言是如何引火燒身、損人不利己的。

“日本經濟將遭受打擊”
“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但高市似乎沒有思考惡化對華關係對日本的國家利益意味著什麼。其言論給人的印象是,她完全沒有意識到如果中國對日本採取反制措施,日本經濟將遭受打擊。我認為她需要盡快糾正自己的表態。如果她仍然拒絕收回相關言論,那將是令人不安的。畢竟,當首相以這種方式思考和說話時,受苦的是百姓。”日本法政大學政治學教授白鳥浩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達了對高市言論的擔憂。
他的擔憂正在變成現實。據英國路透社等媒體11月19日報道,在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提醒中國遊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遊幾天後,專營訪日遊客大巴業務的東京公司“快樂觀光”透露,已有約50筆訂單取消,損失約達兩三千萬日元(100日元約合4.6元人民幣)。
日本酒店和零售商也對高市言論可能帶來的影響表示擔憂。里士滿連鎖酒店的運營商皇家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安倍正孝(音)對日本《朝日新聞》說,如果目前的情況繼續下去,明年2月中國春節期間前往日本的遊客數量可能受到影響。該公司一半的海外客戶是中國人。大丸松詈屋百貨公司稱,由于中國顧客貢獻了其免稅店銷售額的60%,因此該企業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
《朝日新聞》稱,日本旅遊局的數據顯示,2024年海外遊客在日本消費8.1萬億日元,中國遊客消費佔其中的21%,按國籍劃分比例最大。據路透社報道,根據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的數據,旅遊業約佔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近年來一直是日本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中國的措施可能對日本經濟造成相當大的打擊。
除了旅遊業和零售業外,日本在關鍵礦產供應上也嚴重依賴中國。此外,“德國之聲”注意到,中國留學生在日本國際留學生群體中佔比最高。新航道前程留學日本項目部工作人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高市的錯誤言論勢必影響赴日留學學子的信心,在有赴日意願並且正在進行留學咨詢的客戶中,絕大部分人現在都持觀望態度。
投資者對中日關係惡化的憂慮繼續影響日本股市。11月19日,日經股指下跌165.28點,收于48537.70點;東證股指下跌5.52點,收于3245.58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員吳英傑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若中日外交關係持續緊張,中國對日直接投資、兩國影視文化交流、企業業務等面臨的風險將加大,日本跨國企業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將受到影響。若局勢持續,日本的GDP可能被拖累。
“日本與中國的爭端可能是摧毀高市的GDP殺手。”《亞洲時報》稱,中國採取的措施可能導致日本經濟陷入衰退,而高市的言行可能使其首相任期不會太長。文章稱,第三季度日本經濟同比收縮1.8%,其政府債務佔GDP的比例已經高達260%。野村綜合研究所估計,中國目前採取的措施每年可能給日本造成超過140億美元的損失。
“日本周邊外交陷入孤立困境”
高市日前公然在國會宣稱“臺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暗示可能武力介入臺海問題,引發廣泛批評。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有分析認為,高市上任僅一個多月,其一係列涉臺以及有關區域安全和日本防衛政策的言行,有可能是她個人保守派風格的延續,但更有可能是日本的戰略轉向。
日本共同社稱,該國政府此前提出2027財年防衛費加上相關經費佔GDP比重增至2%,而高市表示將把實現這一目標的時間提前到2025財年。她還稱將加快修改“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實施方針,並計劃在2026年年底前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文件”。有日媒透露,高市在修訂這些文件時,企圖對“無核三原則”中不引進核武器的原則進行修改。
日本“為了自主、和平、民主的廣泛國民聯合會”神奈川縣負責人越川好昭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日本擴建西南諸島的軍事設施、試圖擁有對敵攻擊能力以及強化日美共同訓練等,這一係列舉動極具危險性,嚴重威脅日本的和平安全以及經濟發展。在越川好昭看來,如果日本要在屬于中國內政的臺灣問題上進行軍事介入,那麼日本淪為戰場將是顯而易見的事。
“絕不容許日本再次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日本“繼承和發展村山談話會”理事長藤田高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高市所謂“存亡危機事態”的錯誤發言,是戰後日本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狂妄言論,是縱容日本侵略的荒謬發言。若日本在未遭受中國攻擊的情況下對中國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中國自然會進行反擊,那麼日中之間的戰爭將不可避免。一旦戰爭爆發,後果不堪設想,必將帶來地獄般的景象。藤田高景警告說,日本曾因國策失誤走上戰爭道路,通過侵略和殖民統治,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深重的痛苦,“如今難道要拋棄這一反省嗎?高市的言論絕不能被容忍。輕易將日本拖入戰爭、重現地獄圖景的狂妄言論(發表)者,毫無擔任首相的資格”。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高市狂言導致中日關係出現斷崖式倒退。中方一係列強有力的外交反應和反制措施,使日本外交陷入嚴重被動局面。日本的一係列挑釁言行還使日本與韓國、俄羅斯等國家相繼交惡,導致日本周邊外交陷入孤立困境,失去回旋空間。
在朝日電視臺的節目中,日本律師猿田佐世提醒說,對于“是否讚成日本向臺灣地區派遣自衛隊並與美國一起參戰”這一問題,表示“讚成”的受訪者比例只有12%。高峰圭二、參議員山添拓等日本演藝界以及政界人士紛紛在網絡上發帖,批評高市的表態損害了日中關係。
“威脅地區安全及全球和平穩定”
據澳大利亞“對話”新聞網報道,二戰已經結束80年了,而日本對二戰歷史的看法正在發生變化,日本的政治格局也在變化。兩項因素疊加,可能導致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高市以這種方式加劇緊張局勢,讓人們覺得日本正在播下戰爭的種子,其言論可能會在東亞地區制造不必要的緊張局勢。”白鳥浩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雖然高市政府在外交和國防政策上的巨大轉變尚未完全實現,但其意圖和方向已經讓東亞國家了解到未來日本外交戰略會是什麼樣。特別是高市計劃提前實現增加防衛費的目標,可能讓亞洲各國感到日本正在日益成為潛在威脅。
白鳥浩提醒說,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這一背景下,日本一再表示計劃加強軍事能力,對其他國家來說,這自然會引發疑問:日本在想什麼?它在計劃什麼?它打算實現哪些目標?“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亞洲各國將對日本增加國防開支等行為產生強烈不滿,可能會引發抵制日本產品的運動,這對日本民眾來說肯定不是好事。”白鳥浩說道。
“日本試圖復活軍國主義,這只會威脅地區安全及全球和平穩定。”孟加拉國獨立專欄作家阿哈桑日前在美國“歐亞評論”新聞網上發文稱,對許多國際事務觀察人士和安全事務評論員來說,高市的涉臺謬論再加上日本的大規模擴軍行動,讓人回想起日本軍國主義的黑暗時代。阿哈桑認為,高市的言論與日本正在進行的國防政策轉變密不可分,而這種轉變的影響超出了中日雙邊關係的范疇,不僅讓中日互信受到侵蝕,還會加劇地區軍備競賽,導致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不斷擴充武器庫。日本試圖修改和平憲法的舉動削弱了應和平解決爭端的國際準則,可能會導致其他國家效倣。此外,日本軍事介入臺海問題幾乎肯定會把美國拉進來,並激起中國的強烈反應,一開始的地區爭端可能升級為一場全球危機。
項昊宇稱,在地區層面,高市操弄臺海議題為其在國內推動修憲、實現防衛預算翻倍等激進防務安全議程編造了“外部威脅”,從而急劇加速東北亞的軍備競賽,極大推高軍事緊張對峙局面,增加摩擦衝突風險。
越川好昭認為,日本各界人士都應主張與亞洲各國和平共處才是日本的生存之道。藤田高景稱,在日本歷史修正主義抬頭的背景下,高市的錯誤言論不禁讓國際社會擔憂日本將給世界帶來更大的危險。他表示,必須讓高市盡快辭職,不然她很可能推著日本朝更加危險的方向走去。
結語:在“高市狂言的謬誤與危險”深度認知係列報道中,我們從法理的角度剖析了高市涉臺言論既違背了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又破壞了戰後國際秩序,同時踐踏了國際法基本原則。高市的謬論不僅讓本已脆弱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還讓日本外交陷入困境,更對地區局勢與國際和平構成威脅。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9日所說,如果日方拒不撤回涉臺錯誤言論,甚至一錯再錯,一切後果由日方承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