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一座現代化新城正拔節生長
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郭慧岩
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華能三家央企總部正式入駐,北京援建的北海幼兒園、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雄安校區投入使用,首批4所疏解高校全面大規模建設……
在雄安這片熱土上,每天都有新變化,每天都讓人心潮澎湃。
11月14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雄安專場”新聞發布會披露,“十四五”以來,雄安5300多棟樓宇拔地而起、每年保持2000億投資規模、白洋淀淀區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標準……一年一個節點、每年一個模樣,堪稱奇跡。
承載著“千年大計”使命的未來之城雄安新區,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藍圖變為拔節生長的現代化新城。
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
10月9日,雄安新區啟動區,中國中化、中國華能總部大樓前分別舉行了升旗儀式,這標志著作為雄安新區首批疏解央企中國中化、中國華能正式遷駐雄安,這是雄安新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階段性進展。
在雄安新區起步區第五組團北部,北京林業大學雄安校區、北京科技大學雄安校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雄安校區、北京交通大學雄安校區4所高校自東向西依次排列,建設現場塔吊林立、熱火朝天。
建設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這是雄安新區的初心使命。如今,在雄安新區各處都能看到、感受到疏解成果。
目前,首批疏解的中國星網、中國華能、中國中化總部已入駐運營,中國礦產總部主體結構封頂,4所高校、2家醫院全面建設;雄安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或創新業務板塊129家,央企在新區設立的各類機構累計超過400家;北京來源企業落地雄安的超4000家。
成果背後,是雄安新區“用心、暖心、貼心”的服務,讓疏解單位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
多年來,雄安新區持續完善承接疏解配套政策支持體係,疏解人員的創業條件、居住條件、福利待遇不低于留在北京時的水平,疏解人員在雄安租房、購房可提取在北京繳納的公積金;疏解人員在雄安購房、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時可直接調用北京相關數據;北京企業遷移時僅需線上填寫相關信息,“原名稱沿用、原資質保留”。
首批疏解項目已形成了示范效應,第二批中央疏解清單項目穩步推進。中國大唐總部啟動建設,中國華電、中國誠通、中國農發總部項目已完成供地;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5所高校雄安校區已明確選址用地……
如今,“不必去遠方,雄安就是好地方”,成為一批批雄安新人的共識。北京四中雄安校區第二實驗學校校長李慧說:“雄安設立之初我就來了,未來我跟它很難再割舍,這里會是我的故鄉。”
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10月22日,藍箭鴻擎(雄安)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衛星智能制造中試基地正式落成,首顆“雄安造”衛星——“雄安一號”完成生產下線。這標志著雄安新區空天信息產業智能制造能力實現了從“0到1”的重大跨越,空天信息產業從布局邁向實質性產出階段。
“十四五”以來,雄安新區就像一塊“磁鐵”,吸引了越來越多高端企業、產業。截至目前,雄安新區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家,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54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29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297家,納入新區“專精特新”培育企業181家。
為什麼願意來雄安?
芯聯新科技董事長陳偉說:“這里給予我們的不僅是真金白銀的支持,更是真情實意的托舉。”
藍箭鴻擎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史耀中說:“雄安‘當年注冊、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下線(衛星)’的承諾,讓我們決定來。”
穩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張天揚說:“從北京到雄安,不僅是地理遷移,更是從‘單打獨鬥’到‘生態共贏’的升維。”
說到底,他們看中的是雄安的優勢、服務與前景。對于高端產業,雄安新區在稅收優惠、財政補貼、土地政策、人才發展等多方面給予了最大誠意;打造了科創中心、中關村科技園、主題樓宇等多類型創新產業載體,加速形成“上下樓、門對門”產業生態。
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也已成為很多產業、企業認識雄安、來到雄安的平臺。經過兩年多實踐,已初步構建起“比賽+評價+展示+交易+風投+場景應用+孵化轉化”的全鏈條創新體係,探索出一條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新路徑。累計3000多家國內外科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參賽,51家參賽企業在雄安落地。
創新,是雄安新區城市基因中奔騰的血液,是驅動未來之城闊步向前的引擎。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雄安是認真的。
構築新時代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
9月19日開始,雄安新區大河片區7228套安置房集中交付。小區內綠化面積佔比超過30%,所有房屋完成了六方驗收,專業保潔團隊逐戶清理室內衛生,驗房師提供一對一答疑,配套有三所幼兒園、一所小學、一所初中。居民張亞靚說:“能住到這麼好的房子,也是挺幸運的,這就是我們雄安新區老百姓的獲得感。”
“我們可不是為了一個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好生活。”這份囑托,在雄安已變成了一個個具體實踐。
“十四五”以來,雄安新區安置16.9萬名回遷群眾,實現村民向市民的轉變;累計建成高品質市場化住房6.26萬套,實現現房銷售、職住平衡,所見即所得、交房即驗房。從“安居”到“優居”,更多老百姓在“好房子”里開啟了新生活。
近些年,不少雄安人發現休閒地方多了,大大小小的公園、隨處可見的咖啡館、雄安體育中心、雄安圖書館、青年夜校、雄安商務服務中心等,讓人感覺雄安新區更加現代,城市范兒更足。“15分鐘生活圈”也讓這座城市更加舒適、更宜居。
青年人來到雄安,也不用擔心“住房貴、住房難”。雄安堅持“租購並舉”,在新建片區市場化項目住房中配置不低于30%的“只租不售”型住房,同時推出“租購同權”政策,租房者在子女入學、居住證辦理、積分落戶等方面的權益能得到有效保障,實現“長租即長住、長住即安家”。
臺胞許瑋泰,一年時間在雄安開了4家店,他說:“來到雄安新區的2年時間里,感覺雄安營商環境越來越好,煙火氣越來越濃。”
“十四五”以來,國家、國際賽事頻頻落地雄安新區,為這里的人打開了更廣闊的世界;新建中小學和幼兒園105所,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疏解高校附中牽頭集團化辦學,各種優質資源的聚集改變的不只是教育;80家養老服務設施、15家衛生服務站、75個兒童友好實踐基地、19個青年夜校投入運營……在雄安,“全齡友好”“宜居宜業”,變得可觸可感、實實在在。
2024年末,河北省常住人口數據實現從長期凈流出到凈流入2萬人的轉變。其中,雄安新區常住人口凈流入佔31.1%,居首位。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好不好,人們的“腳步”有發言權。
中央“十五五”規劃《建議》指出,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現代化城市。“十五五”時期,是新區轉向城市、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期。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這份前無古人的事業,這場胸懷夢想的遠徵,等待繼續書寫新的奇跡、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