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車輪上的“小書屋”加速衝刺“最後一公里”

2025-11-18 14:42:00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字號

  初冬的豫中大地,暖意尚存。河南許昌禹州市方山鎮杏山坡村,迎來了一輛藍白相間的流動圖書服務車。這個距離許昌市區約80公里的村莊,近日被正式納入流動圖書服務車巡回路線上的新站點。

  車輛停穩後,圖書管理員尹小星熟練地打開借閱係統,引導村民有序排隊、掃碼借閱。與此同時,流動圖書服務車負責人李磊和同事們迅速布置閱讀區域,接通電源,一套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在這個偏遠山村有序展開。

  “同學們早就盼著圖書車來了。”杏山坡小學教師楊佳雪帶著學生提前等候,“學校藏書有限,圖書車可以有效拓展孩子們的閱讀視野,為此學校還專門調整了課程安排。”

  車外空地上,幾個孩子圍坐一圈,專注地看著剛借到的圖書。車廂內,仔細翻閱著《走好農業農村現代化之路》的73歲村民王朝冠說:“這些書來得正是時候。”這位種了一輩子地的老人,如今更關注現代農業技術和發展思路。

11月11日,河南許昌禹州市方山鎮杏山坡村村民在流動圖書服務車看書。新華社發(王永濤 攝)

  這輛配備3000余冊紙質圖書和萬余冊電子資源的流動圖書服務車,是許昌市為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打通文化惠民“最後一公里”而推出的創新舉措。自2020年投入運營以來,它憑借靈活機動的服務方式,將閱讀資源直接送達基層群眾身邊,年均行駛里程超過8萬公里,服務網絡覆蓋全市103個鄉(鎮、街道),累計服務群眾近25萬人次,其中農村居民佔比超過60%。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推動更多公共服務向基層下沉、向農村覆蓋、向邊遠地區和生活困難群眾傾斜,健全與常住人口相匹配的公共資源配置機制。

11月11日,河南許昌禹州市方山鎮杏山坡小學的孩子在看書。新華社發(王永濤 攝)

  作為當地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向基層延伸的重要一環,流動圖書服務車常年穿梭于各個村莊,既是服務村民的“移動借閱室”,也是盤活基層書庫的“資源配送站”,並通過接入政府設立的便民還書點網絡,共同實現了城鄉圖書的通借通還。

  “每次出車前,我們都會根據服務地的特點調配圖書。”李磊說,“我們到農村側重農業技術和鄉村振興類書籍,到學校則增加兒童讀物和教輔資料。”

  許昌市文廣旅局公共服務科科長張帆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拓展線路、優化服務,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並探索‘流動車+數字閱讀’等新模式,推動服務從普及向提質升級。”

  如今,李磊正對著一張畫滿標記的地圖規劃新的行駛路線。“今年流動圖書服務車要繼續向更深處延伸,開往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筆尖落下,又一處未覆蓋的偏遠村落被圈了出來。

  暮色中,圖書車緩緩駛離村莊。在杏山坡村的這場閱讀活動中,流動圖書服務車共借出圖書200余冊,辦理新借閱證15個。這些看似微小的數字,源自公共服務體係在基層的持續深化,也在山鄉田野的累積中,悄然滋養著鄉村的文化土壤。(記者史林靜)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