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權威解讀|從10月數據看中國經濟增長點

2025-11-17 10:06: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國家統計局11月14日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生產供給基本平穩,就業總體穩定,物價有所改善,新動能培育壯大,國民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10月27日,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經濟開發區王灘鎮農民將收獲的稻谷裝車,準備運出稻田晾曬(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劉滿倉 攝)

  生產供給繼續增長。從農業看,秋糧面積穩中有增,單產持續提高,全年糧食豐收在望。從工業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保持總體穩定。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明顯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長,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支撐作用明顯。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陳靂說,前10個月首先消費復蘇跑出了加速度。此外,新質生產力開始挑大梁,尤其是高技術產業投資呈現爆發性增長。新質生產力從概念角度加速轉化為現實的產能,尤其是機器人產業、高新技術產業、AI等一係列大發展帶動了中國經濟的高質量運行。

  2025年10月9日,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長興地通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操控工業機器人生產新能源汽車配件(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譚雲俸攝)

  1至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7%。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說,扣除價格因素,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小幅增長,投資的實物工作量仍是增加的。盡管增速放緩,但投資結構在優化,前10個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7%。

  10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0.1%,增速比上月回落,付淩暉介紹,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基數較高因素影響,將9月、10月合並來看,今年進出口保持總體穩定。

  浙商證券宏觀聯席首席分析師廖博認為,四季度隨著我國對非洲、拉美地區投資承諾進一步落地,ODI(境外投資)帶來的出口增速效應可能成為我國出口的重要緩衝。

  10月20日,在山東港口青島港,一艘貨輪在拖船輔助下停靠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俞方平攝)

  付淩暉說,近期相關部門推出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盤活使用地方債結存限額,用于補充地方政府綜合財力和擴大有效投資。同時,出臺措施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將有助于增強經濟上行動力。

  廖博說,本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大了對經濟大省的支持力度,同時還支持了一批符合條件的重要行業、重點領域民間投資項目。我們認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將有效改善固定資產投資中建安工程弱勢情況,各地方投資意願也在邊際回升,廣義基建有望邊際修復。

  10月5日,遊客在江蘇省昆山市周莊古鎮遊覽。國慶中秋假期,各地群眾選擇多種方式出遊賞景、放松休閒,歡度“雙節”。新華社發(周社根攝)

  付淩暉表示,從下階段看,盡管經濟運行還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化,實現全年預期目標具備較多有利條件。

  陳靂分析認為,“十五五”規劃建議重點加強了對產業智能化、綠色化的改造,以及還有更多新產能、新產業的培育,也會使得中國經濟在未來科技的含量進一步增強。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