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廳觀察堶高市早苗涉臺謬論是越線挑釁 嚴重衝擊中日關係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辯時公然發表涉臺露骨挑釁言論,暗示可能武力介入臺海問題,性質影響極其惡劣。在中方多次嚴正交涉後,日方仍不思悔改,拒不撤回錯誤言論。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連日來,中國外交部、國防部、國務院臺辦密集發聲,強調任何勢力膽敢阻撓中國的統一大業,都是癡心妄想、螳臂當車,注定失敗!多位國際問題專家接受總臺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高市早苗故意挑釁,妄圖突破中方紅線,已對中日關係造成嚴重衝擊。
日方錯誤言論
公然挑釁二戰後國際秩序
近年來,日本政壇在臺灣問題上始終小動作不斷,但高市早苗是1945年日本戰敗以來,第一位在正式場合鼓吹所謂“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並將其與行使集體自衛權相關聯的日本首相。
專家指出,日本當政者叫囂武力介入臺海事務,這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背信棄義,是對二戰後國際秩序的公然挑釁。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接受《藍廳觀察》記者採訪時表示:高市早苗這一番錯誤言論,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在臺灣問題上性質最為惡劣的嚴重挑釁行徑,對中日關係造成了非常嚴重的衝擊。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蘇曉暉對《藍廳觀察》記者說:日本首相這番言論是故意進行挑釁,甚至妄圖突破底線和紅線。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也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日方的錯誤言論是違背了一個中國原則,這對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構成了破壞。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在這樣的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日方的錯誤言論是對戰後秩序和國際規則的挑戰。
警惕日本右翼勢力開歷史倒車
記者注意到,以鮮明右翼保守立場著稱的高市早苗,在就任日本首相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內,不僅在臺灣問題上動作頻頻,還拋出一連串強軍擴武設想,讓人不得不警惕:究竟目的何在?
觀察高市早苗的從政經歷,不難發現,她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關係密切,被視為“安倍路線”的堅定繼承人,高市早苗上任後延續了安倍晉三的右翼政策主張,在強化軍事力量、修改和平憲法議程上態度激進,提出將提高日本防衛開支等。而她本人曾頻繁參拜靖國神社、否認南京大屠殺,甚至極力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論”,企圖為侵略歷史翻案,為軍國主義招魂。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蘇曉暉表示:日本在臺灣問題上不斷有動作,動作從臺下轉到臺上,逐漸在放大自身的動作,是在加大力度來試圖介入臺海,讓“臺灣問題國際化”。日本借臺灣生事實際是給自己找事。近年來,日本政治右傾化進一步加劇,日本在不斷試圖突破“專守防衛”原則。同時,日本在突破戰後秩序方面,尤其是要行使集體自衛權方面,在不斷進行嘗試,包括近期日本關于“無核三原則”的一些錯誤的表態,已引起地區國家的關注。也就是說在戰後80周年的時間節點上,涉及亞太地區長久的和平和穩定,現在日本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負面因素。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係教授劉江永接受《藍廳觀察》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也就是日本對中國的臺灣省實行過50年的殖民統治。所以在一些日本人,特別是像高市早苗這樣的一些右翼反華政客看來,他們對歷史上殖民統治臺灣毫無反省,所以高市的發言不是她一時的口誤,也不是她個人的想法,實際上是充分暴露了日本右翼反華勢力他們長期以來的心里話和具體的戰略部署。經歷了戰敗80年的日本,似乎現在又重新回到甲午戰爭那個時期的日本,不僅是要增強軍事力量,而且它的矛頭所向非常清楚,就是針對中國。對于這一點,我認為我們必須有清醒的頭腦,我們對日本今後它是走和平發展道路還是倒退,確實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日本國內有識之士批評高市言論
中日關係站在重要十字路口
在日本國內,高市早苗的錯誤言論也引發軒然大波。日本很多政治家和有識之士對此提出告誡和批評,日本多方人士對高市言論的法律依據、政策邏輯及可能帶來的地區安全風險表示擔憂,對中日關係走向倍感憂心。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表示:中日關係當前來到了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短期來看,中日關係面臨的局面非常復雜嚴峻,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受到了嚴重衝擊,各領域的交往,包括經貿、人文、民間的合作也不可避免會受到一定負面影響,這不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不符合日本的長遠國家利益。我想當務之急是需要日方盡快糾正錯誤,消除高市的錯誤言論造成的負面影響。
制片人堶孫岩峰 章林主編堶趙晶記者堶趙晶 趙超逸攝像堶梁治 趙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