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扎實推進 發展新動能繼續壯大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道】
國家統計局11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各地區各部門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積極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生產供給基本平穩,就業總體穩定,物價有所改善。
“總的來看,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轉型升級扎實推進,發展新動能繼續壯大。”在11月14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說。
多個領域出現積極變化
數據顯示,10月份工業生產總體穩定,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繼續保持總體穩定增長。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明顯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長,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支撐作用明顯。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持續顯效,假日經濟帶動作用明顯,商品和服務零售持續增長。”付淩暉介紹,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9%,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商品的銷售保持較快增長。10月份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中的通訊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3.2%和13.5%。1至10月份,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3%,快于商品零售額增速。
居民消費價格由降轉漲,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漲幅擴大。
高技術制造業增勢良好,10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繼續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轉型升級態勢持續。數實融合穩步推進,10月份規模以上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1至10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6.3%。綠色轉型成效顯現,10月份新能源汽車、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等綠色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9.3%和30.4%。
“10月份,國民經濟延續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周期性結構性矛盾交織,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挑戰。”付淩暉表示,下階段,要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穩住經濟基本盤,加力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新動能有力支撐經濟穩定運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運行呈現出增速換擋、結構優化、動能轉換的特徵。付淩暉指出,我國深入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在傳統產業增勢減緩的背景下,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新需求不斷擴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產業升級勢頭明顯,有力支撐了經濟穩定運行。
市場需求煥新提升,新需求不斷擴大。從消費看,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拓展,數字、綠色、智能產品消費快速壯大。1至10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5.2%,比1至9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從投資看,高技術領域投資較快增長,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領域投資不斷擴大,投資質效不斷提升。1至10月份,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9.7%,信息服務業投資增長32.7%。從出口看,1至10月份,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額佔全部出口額的比重達60.7%,對外貿的支撐作用明顯。
制造業向中高端穩步邁進,裝備制造業對工業生產支撐作用明顯。1至10月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36.1%,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58.7%。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入,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數字制造、智能制造等行業成長壯大,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1至10月份,規模以上數字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智能設備制造、電子元器件及設備制造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1%和12.3%。
付淩暉強調,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發展潛力巨大,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前景廣闊,未來有望成為新興支柱產業,將有力支撐新動能發展壯大。
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
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已進入衝刺階段。付淩暉認為,盡管經濟運行還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化,宏觀政策持續發力,市場空間逐步拓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實現全年預期目標具備較多有利條件。
從宏觀經濟四大指標來看,我國經濟平穩運行的態勢沒有改變,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經濟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就業物價總體穩定,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下降,居民消費價格同比由降轉漲,出現積極變化。國際收支基本平衡,1至10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6%,10月末外匯儲備穩定在3.3萬億美元以上。
市場銷售穩步擴大,旅遊出行、文化體育、網上消費持續活躍,為消費擴大注入新的動力。我國外貿韌性持續彰顯,前10個月我國對東盟、歐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分別增長9.1%、4.9%和5.9%,快于全部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快融合,以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加快打造,新產業新動能茁壯成長,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的動力。智能產品制造增勢較好,前10個月,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智能車載設備制造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54.7%、25.5%。
今年以來,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加緊實施,“兩重”建設和“兩新”政策發力顯效,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縱深推進,帶動需求擴大和生產增加,促進經濟循環,對于穩定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將有助于增強經濟上行動力。
“總的看,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支撐經濟向好發展的有利因素較多,我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付淩暉說。
(本報記者 董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