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球氣候治理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廢舊電路板、鋰電池等材料回收後制成的桌椅結實美觀,天然稻殼制作的水杯環保耐用,雲南深山出產的茶葉、咖啡等低碳農業產品綠色健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正在巴西貝倫舉行。位于會場醒目位置的“中國角”,處處展現出中國綠色低碳發展的智慧與行動。
連日來,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實踐、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中國能源轉型與新能源發展等相關主題邊會相繼在“中國角”舉行。參與活動及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表示,中國在能源轉型和碳排放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值得借鑒,中國積極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為全球氣候治理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離開中國,我們在氣候領域無法取得任何進展”
今年是《巴黎協定》達成10周年。按照《巴黎協定》要求,各國應在今年提交新一輪、更具雄心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中國代表團介紹,日前,中國已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歷史性地擴展到全經濟范圍、包括所有溫室氣體,首次提出溫室氣體絕對量減排目標。中方還提出有雄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即到2035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爭做到36億千瓦。
“中國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首次提出溫室氣體絕對量減排目標,更多行業被納入經濟轉型進程。中國還出臺一係列支持政策,體現了中國推動減排進程的決心。”美國環保協會總裁柯瑞華說,中國的技術創新極大降低了清潔能源技術成本,為推動能源轉型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取得巨大成就,我們必須與中國加強合作。”法國前總理、COP21主席洛朗·法比尤斯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離開中國,我們在氣候領域無法取得任何進展”。
“中國積極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在更新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等方面作出切實努力。”COP30首席執行官安娜·托尼表示,中國還向其他國家提供了寶貴支持,巴西從中國引進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技術並從中受益,“這些技術對其他國家至關重要”。
聯合國秘書長氣候行動和公正轉型特別顧問、聯合國助理秘書長塞爾溫·哈特表示,自《巴黎協定》簽署以來,清潔能源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這離不開中國的重要支持。中國為推動能源轉型、實現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許多努力已成為全球公共產品。
“中國的碳市場穩步發展,規模持續擴大。”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局局長瓦萊麗·希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碳市場發展循序漸進,逐步完善,既包含強制碳市場,也涵蓋自願碳市場,其經驗很有借鑒意義。
“中國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擁有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
在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上,中國生態環境部啟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清潔爐灶”旗艦項目。該項目將向全球南方國家援助適配性清潔爐灶及技術支持,減少炊事領域碳排放與污染物排放。“非洲光帶”“早期預警”“清潔爐灶”……一係列旗艦項目見證了中國深入推進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的生動實踐。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有能力的國家挺身而出,支持其他國家發展——中國正在踐行這一點。”聯合國助理秘書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副執行秘書諾拉·哈姆拉吉表示,中國通過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以設備捐贈、能力建設、人員培訓等方式,幫助許多國家的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項目落地。
活動期間,中國生態環境部與安提瓜和巴布達環境主管部門簽署了第一批光伏物資援助接收證書。安提瓜和巴布達衛生、福利、環境和公共服務部環境司司長黛安·布萊克—萊恩說,推廣光伏組件的初衷是讓低收入家庭用得上低成本電力,“讓更多低收入家庭用得起洗衣機、電風扇,讓更多孩子在燈光的陪伴下學習。”她表示,中國的技術支持讓當地分布式光伏產品更加普及,既推動了能源轉型,又發展了當地經濟。
阿韋爾·奧索里奧是來自哥倫比亞的一名COP30觀察員。他在“中國角”停留良久,認真聆聽與會者的發言。“中國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擁有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開展的相關合作讓很多發展中國家受益。”奧索里奧說,中國的行動不僅助力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方式,也為當地創造更多發展機遇,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中國為萬象賽色塔低碳示范區提供太陽能路燈、環境監測設備等,惠及當地居民。”老撾農業與環境部環境司相關負責人坎帕松·坎文表示,該項目不僅深化了老中合作,也為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這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的生動實踐”。
“中國倡導的多邊主義立場至關重要”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需要國際社會攜手同心、合作應對。“多邊主義”是COP30會場上最常聽到的關鍵詞之一。“中國角”活動上,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多場主題邊會上讚賞中國以實際行動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為全球氣候治理多邊進程注入正能量。
“中國始終堅守承諾並在相關領域發揮著引領作用,未來也將為應對氣候挑戰持續貢獻力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表示,通過與其他國家合作應對氣候問題、投資氣候韌性建設,中國正展現出領導力。
安娜·托尼說,巴西、中國等多國代表團日前舉辦了多場多邊會議,涉及低碳農業、可再生能源等多個領域。中國與許多國家的合作實踐及達成的共識都表明,氣候相關目標的實現在于凝聚各國合力,“在當前形勢下,我們更需要團結一致、深化合作。”
“中國倡導的多邊主義立場至關重要。”法比尤斯說,氣候變化不分國界,各國攜手合作是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關鍵,也是應對諸多全球性問題的核心要義。
“巴西和中國都秉持多邊主義,注重傾聽各方聲音。”巴西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從事氣候變化研究的學者露西亞·諾瓦埃斯對本報記者說,在面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時,必須聽取各方意見。中國攜手各國為關乎地球命運的共同目標奮鬥,展現出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形象。
“在推動基礎設施綠色化等領域,中國是我們值得信賴的夥伴。”馬拉維財政、經濟計劃與發展部首席經濟學家安德烈亞·穆馬表示,中國在氣候適應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為馬拉維提供了很多支持。一些非洲國家具有很高的氣候變化脆弱性,中國與這些國家並肩前行,幫助其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為增進人類共同福祉作出了積極貢獻。
(本報巴西貝倫11月14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5日 03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