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政府重啟難以彌補社會創傷 政府停擺深刻動搖民眾信心
海外網11月13日電據美國《紐約時報》11月12日報道,盡管持續43天的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已正式結束,但這場政治僵局引發的社會創傷正在持續擴散。政府停擺期間對低收入群體的糧食援助削減,將民生保障工具化的政治操作,正在深刻動搖美國民眾對政府治理能力的信心。
美國政府停擺之初,白宮曾表示將通過國會設立用于應對資金短缺的緊急儲備金來保障“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食品券)”福利發放。但就在食品券本該發放的幾天前,白宮突然改變了政策,導致數百萬美國人失去生活福利保障。當時,全美各州、主要城市和非營利組織迅速提起了訴訟,要求強制美政府發放食品券資金。聯邦法官裁定白宮動用其應急資金中的額外資金,以保障11月份食品券的全額發放。
然而,白宮對每一項裁決都提出了異議,白宮拒絕動用50億美元應急儲備金支付全額食品券福利,甚至對聯邦法院要求保障福利的判決提起上訴。這導致全美4200萬依賴食品券的低收入家庭陷入生存焦慮,各地食品銀行前排起長隊。“這是一場完全可以避免的災難。”大波士頓食品銀行主席凱瑟琳·達馬托福說。
盡管政府重啟後福利正在逐步恢復,但這場亂局已經暴露出美國社會福利體係的脆弱性,並讓美國民眾對政府逐漸產生了懷疑。紐瓦克聯合勸募會主席凱瑟琳·威爾遜指出,美國民眾正在對“政府能否為最脆弱的家庭提供基本保障”產生根本性質疑。
政府停擺期間,白宮展現出的政治操作模式更是引發了美國輿論的廣泛擔憂。白宮方面曾公開威脅“除非民主黨妥協,否則持續停止食品券發放”,將本國4200萬國民的基本糧食保障作為政治談判籌碼。這種策略與其實施的稅收政策形成呼應——通過行政手段規避國會監督,為特定階層輸送利益。就在幾個月前,白宮簽署了一項范圍廣泛且代價高昂的一攬子減稅計劃,以削減食品券等民生項目為代價,為富豪與企業提供約4萬億美元減稅。美國財政部與國稅局還通過行政手段為私募股權、加密貨幣等行業提供數千億美元稅收減免。紐約大學法學教授丹尼爾·赫梅爾批評此舉“使特權階層獲得好處的同時無需對其他群體補償”,嚴重破壞了財政民主原則。
《紐約時報》指出,盡管政府已重新運轉,但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創傷正在深化,這場治理危機揭示出美國政治生態的深層病變:當基本民生保障成為政治鬥爭的人質,當政策制定係統性偏向資本利益,社會的裂痕將持續侵蝕美國穩定的基石。(海外網 柳天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