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經濟觀察)聚焦民企“痛點”“難點” “十五五”謀劃民營經濟

2025-11-01 10:1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近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簡稱“十五五”規劃建議)發布,“十五五”規劃建議聚焦民企發展的“痛點”“難點”,謀篇民營經濟,為釋放民營企業活力提供制度支撐。

  “十四五”時期,中國民營經濟實現質量和規模雙提升。截至今年5月底,中國實有民營經濟組織1.85億戶,其中民營企業超5800萬戶,比“十三五”末增長超40%。

  五年來,中國高度重視企業發展環境,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多措為經營主體松綁減負。但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市場環境尚未完全建成,“公平”、“有序”仍是釋放民營經濟發展活力的關鍵要素。

  今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實施,共26處使用“平等”“公平”“同等”的表述,“十五五”規劃建議進一步強調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以法律護航民營經濟發展。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十五五”規劃建議把對民營經濟的法律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針對執法部門對民營企業一些不規范處罰的現象,“十五五”規劃建議也專門進行“矯正”,提出“強化產權執法司法保護,加強對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的司法監督”。

  “‘十五五’規劃建議充分強調法律和司法程序上對民營經濟的保護,意味著中國對民營經濟的保護進入到加強階段。”李錦說。

  除了以法護航,“十五五”規劃建議將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放在“各類經營主體”中同時進行部署,強調“大中小企業協同融通發展”,體現出官方對各類經營主體的平等態度。

  全國工商聯原研究室主任、大成企業研究院副院長陳永傑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民營經濟實現穩定發展,尤其在外貿和新興領域獨樹一幟。但近年來民營經濟也出現了增長勢頭放慢、重要效益指標落後于國企、民間投資下降等問題。

  統計顯示,多年來,中國民間投資增速低于全國,更明顯低于國有投資增速,民間投資佔比已降至50%以下。

  對此,“十五五”規劃建議對症下藥,要求完善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帶動作用,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提高民間投資比重,增強市場主導的有效投資增長動力。

  目前,中國民營企業數量佔企業數量的90%以上,提供了90%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崗位,在穩定經濟增長、推動外貿、促進創新、保障就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

  展望未來,陳永傑表示,新時期,要徹底轉變對民營經濟的傳統偏見和陳舊觀念,全面強化民營經濟法律政策的監督執行,增強民營企業家和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信心。

  李錦表示,“十五五”時期,中國將著力聚焦“不平等”問題,充分激發民企優勢與活力,打造大中小企業協同融通發展的新態勢。預計民企將更深度地融入國家戰略,在諸多新賽道中繼續成為主力軍,“對民企來說,‘十五五’是可以期待的繁榮期。”(記者 陳溯)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