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新聞眼堶如何推動亞太開放合作,習近平提出這些重要主張

10月31日,古城慶州,習近平主席的韓國之行進入第二天。
當天,習主席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向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書面演講,還接連與三國領導人舉行雙邊會見。
習主席就當下的亞太合作提出了怎樣的新主張?釋放哪些重要信息?《時政新聞眼》帶你從中國元首外交現場尋找答案。
01
當千年古都遇上APEC
31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韓國慶州召開。
慶州,曾是古代新羅王朝的都城,見證了新羅與唐朝及同時期日本之間的友好往來,是東亞文明互鑒的重要樞紐。

△慶州地標性古跡瞻星臺。(總臺央視記者陳漢章拍攝)
從昔日的文明交匯地,到今天的亞太合作大舞臺,慶州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賦予APEC會議超越時空的象徵力量:開放與互聯,是歷經時間淬煉的繁榮之道。百年變局之下,愈顯深意與啟迪。

△慶州和白會議中心。(總臺央視記者耿小龍拍攝)
31日上午,與會領導人齊聚慶州和白會議中心。
習近平主席抵達時,韓國總統李在明熱情迎接。兩國元首握手、合影,留下珍貴的“APEC瞬間”。隨後,兩位領導人微笑交談,共同步入會場。
這是習主席連續第13次出席APEC會議。
不久前閉幕的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為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謀劃了藍圖。一個接續推進現代化、堅定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中國,將為亞太和世界帶來怎樣的新機遇,各界熱切期待。
全會作出重要判斷,未來五年“大國關係牽動國際形勢,國際形勢演變深刻影響國內發展”。亞太是中國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中國元首外交聚焦亞太,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具有深遠意義。

△10月31日的APEC新聞中心座無虛席。(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亞太地區發展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
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稱,盡管亞太地區仍是全球增長最快地區,但關稅上調和保護主義抬頭可能加重經濟脆弱性。
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堅持開放合作的中國如何引領亞太合作,擦亮開放、包容的金字招牌,推動亞太合作再出發,備受矚目。

△慶州街頭的APEC會徽。(總臺央視記者劉琦拍攝)
02
從三個關鍵詞讀懂中國倡議
31日上午,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題為《共建普惠包容的開放型亞太經濟》的重要講話。
“越是風高浪急,越要同舟共濟。”習主席再次撥雲破霧,“我們要堅守亞太經合組織促進經濟增長、增進人民福祉的初衷,堅持在開放發展中分享機遇、實現共贏,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構建亞太共同體。”

△APEC新聞中心。(總臺央視記者王萌萌拍攝)
錨定這一目標,習主席提出5點建議: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共同營造開放型區域經濟環境,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共同推進貿易數字化綠色化,共同促進普惠包容發展。
可以從三個關鍵詞,讀懂這一推動亞太合作再出發的中國倡議。

△慶州。(總臺央視記者張宇拍攝)
一是“共同”。
從重要講話的題目到5點建議,“共同”是貫穿其中的鮮明主題。
習主席曾總結亞太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啟示,“就是相互尊重、團結合作,遇到事情大家商量著辦,尋求最大公約數。”
從“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提高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到“積極尋找更多利益契合點,支持供應鏈開放發展”,再到“致力于同各國共同發展、共享繁榮”……習主席的倡議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充分展現“計天下利”的中國胸懷。

△APEC會議旗幟飄揚。(總臺央視記者劉琦拍攝)
二是“開放”。
開放是亞太合作的生命線。亞太經合組織因開放合作而生,更因開放合作而興。
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涌動,亞太何去何從?習主席堅定作答:亞太“要共同營造開放型區域經濟環境”。
2014年APEC北京會議作出開啟亞太自貿區進程的歷史性決定。去年的APEC利馬會議通過亞太自貿區建設新的指導文件。31日,習主席進一步提出,推動彼此對接、融合共進,為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聚勢匯能。
今年還是《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實施10周年,習主席強調,要不斷做實做細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進一步夯實亞太地區開放發展基礎。他還強調,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慶州。(總臺央視記者周志國拍攝)
三是“包容”。
“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習主席多次強調,要做大亞太發展蛋糕,讓各國人民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
31日的講話中,習主席再次倡導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包容、更可持續,更好惠及地區全體人民。
一組中國行動彰顯擔當:中國已給予同我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願通過商簽共同發展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落實對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措施,致力于同各國共同發展、共享繁榮。

△慶州街頭的APEC標語。(總臺央視記者張垚拍攝)
03
從四個方面把握中國機遇
31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向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題為《發揮亞太引領作用 共促世界發展繁榮》的書面演講。
“亞太工商界是時代的先行者、變革的開拓者、潮流的引領者。”2013年以來,習主席每次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都會向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重要講話或書面演講。
31日的這篇書面演講,既有對發揮亞太引領作用的有力呼吁,也有對中國機遇的深刻闡釋。

△慶州和白會議中心外。(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在去年的書面演講中,習主席指出,“亞太要繼續做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火車頭”。
“火車頭”如何帶好頭?31日的書面演講中,習主席從四個方面為亞太發揮引領作用指明方向:帶頭維護和平穩定,帶頭實行開放融通,帶頭堅持合作共贏,帶頭促進普惠包容。
四點呼吁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時代擔當,是對亞太合作與全球治理的重要引領。

△遠眺APEC新聞中心。(總臺央視記者曹亞星拍攝)
“中國發展起步于亞太,得益于亞太,也將繼續立足亞太、造福亞太。”
31日,習主席面向工商界深入闡釋中國機遇:中國能夠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多發展機遇、良好營商環境、寬廣創新舞臺、綠色增長條件。
從中國大市場、良好營商環境,到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翻開“十五五”規劃建議,這四方面的“中國機遇”無一不是未來五年中國的發力點。

△APEC新聞中心的會徽。(總臺央視記者范學禹拍攝)
“總之,中國是全球工商界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正如習主席所說,中國將繼續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亞太和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明年,中國將第三次擔任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習主席向亞太工商界發出誠摯邀約,邀請大家明年共赴中國、共襄盛舉!

△慶州街頭APEC主題花壇。(總臺央視記者陳漢章拍攝)
31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在慶州分別會見了加拿大總理卡尼、泰國總理阿努廷、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出席多邊會議期間密集舉行雙邊會見,鞏固擴大全球夥伴關係,這是中國元首外交的一大特點。《時政新聞眼》注意到,這次APEC會議期間的雙邊會見,既有一衣帶水的近鄰,也有隔海相望的夥伴。三國領導人均是首次與習主席會見。

△慶州普門湖心的APEC會徽。(總臺央視記者鄂介甫拍攝)
潮涌亞太,風正帆揚。浩瀚的太平洋激蕩出“亞太奇跡”,雖遭遇過逆風和回頭浪,只要堅持在開放發展中分享機遇、實現共贏,亞太合作的航船終將破浪向前、勢不可擋。
總監制堶申勇監制堶龔雪輝 全宇虹主筆堶時冉記者堶李錚 程鋮 王萌萌 周志國 鄂介甫 耿小龍 劉琦 范凱 劉會民 李晉 陸泓宇 陳漢章 曹亞星 蔣碩 范學禹 范一鳴 謝曉光 盧心雨視覺堶陳括 張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