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微觀察堶為亞太和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10月30日至11月1日,習近平主席將赴韓國慶州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習主席將在此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並同有關國家領導人舉行雙邊會見。
“構建開放融通的亞太合作格局”“培育綠色創新的亞太增長動能”“樹牢普惠包容的亞太發展理念”——去年11月,在秘魯舉行的APEC利馬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圍繞開創亞太發展新時代提出三項主張,展現中國智慧和中國擔當,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秘魯利馬會議中心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亞太地區是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APEC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濟合作機制。亞太地區經濟體如何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凝聚各方團結合作共識、謀劃區域發展新篇章?國際社會正期待著再次聆聽推動亞太經濟增長與開放合作的中國智慧、攜手全球應對風險和挑戰的中國方案。
開放融通,推動亞太合作共贏
近日,來自秘魯錢凱港的進博會展品順利抵達上海,陶制品、羊駝毛制品等南美特色產品跨越太平洋,開拓中國大市場。這條航線,成為亞太地區開放融通、合作共贏的生動例證。
去年11月,在應邀赴秘魯出席APEC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秘魯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在利馬總統府以視頻方式見證錢凱港開港。“中方願同秘方一道,充分發揮錢凱港區位優勢,打造以錢凱港為起點的中拉陸海新通道,探索構建從沿海到內陸、從秘魯到拉美其他國家的立體、多元、高效互聯互通格局,帶動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整體發展和一體化建設。”

△秘魯錢凱港,智能集卡裝載到港集裝箱。
亞太地區,人口佔世界的三分之一、經濟總量佔六成以上、貿易總量佔近一半,是全球經濟最具活力板塊和主要增長引擎,在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走在時代前列。
從在北京雁棲湖畔首提“亞太夢想”,到在泰國曼谷與各方“共同播下布特拉加亞願景的種子”;從倡導“共同做大亞太發展蛋糕”,到強調“要走以人為本、發展更加平衡、機會更加均等的經濟全球化之路”等,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平臺上,深刻闡述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中國主張,為亞太共同繁榮發展指明方向。

△山東港口煙臺港,國產汽車和工程機械集結等待裝船出口。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對亞太經合組織其他經濟體進出口同比增長2%,規模達到19.41萬億元,佔中國進出口總值的57.8%。從堅持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到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進程,再到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中國為構建開放型亞太經濟持續注入中國力量。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不久前舉行的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未來五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建議》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面對復雜國際形勢,中國堅持擴大對外開放,不斷把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就轉化為全球共同發展的紅利,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大國擔當。
創新驅動,打造亞太新招牌
“放眼未來,亞太要繼續做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火車頭。”在APEC利馬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提出要“擦亮開放亞太、包容亞太的金字招牌,打造綠色亞太、數字亞太的新招牌”等。
創新是打破增長瓶頸的鑰匙,綠色是時代發展的底色。習近平主席多次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為綠色創新發展匯聚共識,強調“堅持科技成果造福全人類理念,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科技能力建設,助力知識和技術全球流動”。

△2025年9月20日,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迎來公眾開放日。
在今年9月舉行的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中國一家企業開發的人工智能係統讓不少觀眾大開眼界。這一係統及相關科技產品就像“口袋專家”,擁有智慧種植方案生成、通過圖片識別農作物病症、農田精細化管理等功能,並支持柬埔寨、老撾、越南等多國語言。目前,這套係統正幫助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的果園推進智能化管理。讓土地“會說話”,中國創新讓這一切變成了現實,並以此助力亞太地區發展。
採用中國標準設計建造的印尼雅萬高鐵,人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6.9克,成為中國與世界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的生動縮影;多家中國新能源車企相繼在東南亞國家投資興業,帶動當地綠色產業升級,助力全球交通領域可持續轉型……
中國積極推進創新合作、綠色合作,助力加快亞太和全球經濟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進程,不斷為亞太開放合作打開增量空間,為地區發展蓄積強勁動能。
普惠包容,造福亞太人民
“世界繁榮穩定不可能建立在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基礎上,各國共同發展才是真發展。”在APEC利馬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強調,要注重在經濟發展中保障民生,培育包容普惠的發展環境。
面對世界經濟格局的新現實,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係改革,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權益,提升全球南方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推動國際經貿規則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

△2025年9月29日,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高地省首府戈羅卡市,當地民眾參觀中國援巴布亞新幾內亞菌草旱稻項目永久性示范基地。
今年9月29日,中國援巴布亞新幾內亞菌草旱稻項目永久性示范基地在巴新東高地省首府戈羅卡市正式落成。這是中國與巴新減貧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周邊受益農戶自發趕來,數百民眾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從在亞太經合組織推進提高居民收入、促進中小企業集群式發展等倡議,到歡迎亞太大家庭成員加入全球發展倡議,深化減貧、糧食安全、工業化、發展籌資等領域合作,中國方案、中國行動持續為亞太經濟普惠包容發展注入動力。
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議,第一時間得到與會各方領導人積極回應和高度評價。這是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之後,習近平主席向世界貢獻的又一重大全球性倡議。四大全球倡議形成以發展促繁榮、以安全保穩定、以文明增互信、以治理求公正的有機整體,致力于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增進全世界人民福祉。

△韓國慶州和白國際會議中心
“大江奔騰向海,總會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了大江東去。動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強大。”習近平主席把握時代大勢,深刻剖析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表達中國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和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堅定決心。
此訪期間,習近平主席將同各方一道,共商區域繁榮發展大計,凝聚各方團結合作共識,回應時代呼喚,應對全球挑戰,共同謀劃亞太開放發展的新篇章。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將與亞太各經濟體攜手合作,為亞太地區經濟繁榮和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注入源源不斷的中國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