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使命扛在肩上(金臺潮聲)
從“十五五”規劃建議,你會讀到什麼?是一個個目標,還是一項項任務?其實,它像一面鏡子,照見的是決策者的勇氣與智慧。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新時代共產黨人將使命扛在肩上的歷史主動與擔當務實。
使命在肩,首先就寫在“敢啃硬骨頭”的勇氣里。面對科技領域“卡脖子”問題,全會提出“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面對生產和生態的平衡難題,提出“增強綠色發展動能”;面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出“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這些精準有力的部署,都是使命在肩的生動寫照,既是面向未來的發展藍圖,也是共產黨人直面問題、破解難題的宣言書。
使命在肩,體現在“提供橋和船”的智慧里。空有目標,缺乏可行路徑也不行。真正體現擔當的規劃,從不回避方法論的問題。全會不僅部署“幹什麼”,還指引我們“怎麼幹”。以“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例,全會提出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這彰顯的正是歷史的眼光、長遠的眼光,就是戰略思維。再以“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例,全會對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均作出部署,這其實就是係統觀念的體現。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我們還可以讀到蘊含其中的人民至上、問題導向等一係列的科學方法,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諸多工具包。新徵程上,我們需深學細悟,把握發展規律,提升攻堅克難的實戰能力。
使命在肩,還體現在“功成不必在我”的歷史耐心里。五年規劃的魅力,在于其既著眼當下,更謀劃長遠。全會指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續奮鬥”“‘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我們以歷史的縱深感來把握,每一個五年規劃就像是一場接力賽,錨定目標不放松,一棒接著一棒跑。這種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與實幹韌勁,正是共產黨人歷史擔當的鮮明注腳。
學深悟透全會精神,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責任,是催人奮進的力量。把責任與使命扛起來,將擔當精神轉化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我們就能跨過一切艱難險阻,將宏偉藍圖一步步變為美好現實。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29日 18 版)


